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3220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测量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工程测量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2中误差: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第一句不回答不扣分,也可以用公式表达)3采掘工程平面图:将开采煤层或其分层内的采掘工作和地质情况,采用标高投影的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而成的图纸。4导线闭合差:是导线计算中根据测量值计算的结果与理论值不符合引起的差值,包括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举其一种导线的实例也可)二、填空题1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2 野外测

2、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3 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坐标纵线方向和磁子午线方向。4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5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数字标记和符号注记三种。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 90)。7 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和对中。8 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外界条件、观测者自身条件和仪器条件。9 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可以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和水准路线和水准支线。三、选择题1. 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A 180 B 0 C 90 D 2702. 1:5000地形

3、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 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A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 D 角度测量4.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A 220 B 40 C 南西50 D 南西405.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C)。A最大值 B 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 D 中间值6.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A 总为0 B 与路线形状有关 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7.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 B )表达

4、的。A 直角坐标 B 经纬度 C 距离和方位角 D 高程8. 危险圆出现在( A )中。A 后方交会 B 前方交会 C 侧方交会 D 任何一种交会定点9. 以下哪一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 A )A 测水平角 B 测高差 C 测气压 D 测垂直角10.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B )的铅垂距离。A 坐标原点 B 大地水准面 C 任意水准面 D 赤道面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 )A 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12以下不能用作矿井平面联系测

5、量的是( B )A一井定向 B导入高程 C两井定向 D陀螺定向13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三条等高线所表示的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MN的连线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 A )A A 36.4m B B 36.6m C C 37.4m D D 37.6m14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D )A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B B 竖盘指标差C C 横轴不水平D D竖轴不竖直15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 B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级

6、C C 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16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B B 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C C 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D D 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17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D )A 坐标正算; B 导线计算;C 前方交会; D 坐标反算18.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相关参数将其在实地标定出来的工作是( B )A 导线测量; B 测设; C 图根控制测量; D 采区测量;四、简答题 1. 测量工作的两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应如何

7、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等高线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要从地形图中获取某两点A、B构成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简述可以实现这一任务的两种常用方法。 4、用DS3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绘图说明)?五、计算题 (共20分)1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Q点的高程。BM1BM2HBM1 = HBM2 = PQ2从图上量得点M的坐标XM=14.22m, YM=86.71m;点A的坐标为XA=42.34m, YA=85.00m。试计算M、A两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六、论述题 (共10分)某地区要进行大比例尺地形测图,采用经纬仪配合半圆仪测图法,以一栋建筑物的测量为例,

8、论述在一个测站上进行碎部测量的步骤与方法。七、实践操作题(8分)简述测回法测水平角的主要步骤和相应的角度计算方法(假定观测两个方向)。工程测量试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1)“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意义在于:保证全国统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精度。(2)“步步有检核”。意义在于:保证测量成果符合测量规范,避免前方环节误差对后面工作的影响。评分说明:两项原则各3分,其中原则2分,含义1分。2答:等高线的特点主要包括:(1)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2) 等高线必定是一条闭合曲线,不会中断;(3) 一

9、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者合并成一条;(4) 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表示坡度愈缓;(5) 等高线通过山脊线时,与山脊线正交并凸向低处;等高线通过山谷线时,就是应与山谷线正交,并凸向高处。3答:方法1:直接从平行于X轴的坐标格网向AB方向量取角度;方法2:通过量取A、B两点的坐标进行坐标反算。评分说明:每种方法3分,均应简要说明具体的实现方法。4答:水准测量中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为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角误差。(3分)如图1,水准仪位于水准点A、B之间,前后视距为Sa、S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二者之间有夹角,前后视读数为b1、a1,如果不存在

10、角,则前后视读数为b、a。SbAiabab1BSa正确高差为,观测高差为当Sa=Sb时,。及前后视距相等时,可以消除角误差。(6分)一、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1)计算高差闭合差:h = HBM2 - HBM1 = 157.732 163.751 = -6.019 m h = -3.001 4.740 + 1.719 = = - 6.022mfh = h - h = -6.022 (-6.019) = -0.003m = -3mm (4分)(2)分配闭合差,计算改正数L = 1.4 + 6.3 + 3.5 = 11.2 kmv1 = - (L1/L) * fh = 0mmv

11、2 = - (L2/L) * fh = 2mmv3 =- (L3/L) * fh =1mm (7分) (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的高程HP = HBM1 + h1 + v1 = 163.751 3.001 + 0 = 160.750mHQ = HP + h2 + v2 = 160.750 4.740 + (0.002) = 160.750 4.738 = 156.012m (10分)或HQ = HBM2+ (h3 + v3) = 157.732 1.719 0.001 = 160.750 4.738 = 156.012m2 X = XA XM = 28.12m, Y = YA YM = -1.71

12、m (2分) 距离d = (X2 + Y2)1/2 = 28.17m (5分) 方位角为:356 3112 (应说明计算过程与主要公式) (10分) 可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如先计算象限角,再计算方位角。说明:在距离与方位角计算中,算法公式对但结果错各1分二、 六、论述题(10分)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量角器(半圆仪)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于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在测站点上安置仪器

13、、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并后视另一控制点实现定向、在碎部点上进行立尺、瞄准碎部点读数(包括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和水平角)、计算测站点到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高程、展绘碎部点。以建筑物为例,首先进行安置仪器、定向,然后依次瞄准建筑物的碎部点进行观测读数的计算,通过水平角确定方向,通过水平距离在该方向上确定碎部点位置,计算高程,然后连接各碎部点即完成了建筑物的测绘。评分说明:可先说明步骤方法,再对建筑物进行说明,也可直接以建筑物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只要操作步骤和主要方法正确即可得分。三、 七、实践操作题(8分)用测回法测量,先在A、B两点上立好测钎,将经纬仪置于O点,按以下程序观测:(1) (1) 正镜,照准A,读取水平读盘读数,记入观测手簿;(2) (2) 顺时针转动望远镜照准B ,读取水平读盘读数;由正镜方向两读数差可以计算出上半测回水平角L= - (3分)(3) (3) 倒转望远镜,瞄准B,读取水平读盘读数;(4) (4) 逆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A,读取水平读盘读数;计算下半测回水平角R= - (6分)若上下半测回角度差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角度,否则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