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3207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导读: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从同事那里借到两个版本的人间词话,在寒假中做了一番比较阅读。想起当初上大学时从图书馆借来的人间词话,竟然是竖版的,稀里糊涂地翻了一遍,除了知道了三个境界,其他根本没怎么看懂。中华书局版人间词话,徐调孚校注。书中的注“没有注者自己的意见,但能让读者在阅读时得到便利”,因为徐注都是将正文中提及的词作原文抄录下来,替读者省了查找原词的时间。书后附录叶嘉莹的文章<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读后受益

2、匪浅。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任教于中国台湾、美国等地,后回国定居。<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中讲到:人间词话上卷所收词话六十四则,隐然有一种系统化之安排,可以将之简单分别为批评之理论与批评之实践两大部分。第一至第九则是评词之标准,提到”境界“”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及境界大小优劣等内容。第十至第五十二则乃是按时代之先后,自唐五代宋,以迄于清,对历代词家所作的个别批评。提到”代字“”隔“”不隔“等概念。第五十三则以后则是于批评实践中所得的一些重要结论。甚至论及历代文学体式的演进、诗中隶事、外物、游词及元曲等。虽无明白

3、之理论体系,却颇有脉络及层次可寻。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会到中国旧有的传统批评中来。以上关于人间词话结构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看似凌乱的词话,还是有其内部规律的。叶嘉莹的文章对王国维的”境界“的含义做了比较透彻的分析,确有大家风范。内容广泛,就不引用了。中州古籍出版社人间词话,李维新注译。这个版本收集的词话还要多几则;内容体例与中华书局版不同;注释也主要是提供有关词作全文,还有一些人物及一些词语的解说。这各版本的特点是有译文,虽然有个别地方的翻译有待商榷,但毕竟更加方便读者了。这本书的前言中,也说到64则词话正文分三个部分,感觉是从叶嘉莹那里抄来的。感兴趣的几句词话摘录:”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原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与”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都是楚辞的先声。”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有道理,海子、顾城也可以算是”主观之诗人“的例子。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所以,我们要改革。作者:无吾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