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3189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的种类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的信息源;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并掌握三种类型土壤的特点。4.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乐于用所学科学知识、技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土壤的种类难点:掌握三种土壤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砂质土、黏质土、壤土、去底的塑料瓶、沙布、玻璃杯、支架。学生: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搜集、查阅关于土壤种类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

2、同学们“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不同质地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壤的作用,我们就要更多的去研究土壤。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的成分,都有什么?其中,砂和黏土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质疑: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预测:我们想知道土壤的种类。预测:我们想知道土壤的特点。预测: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 质疑:同学们,你们玩过土,摔过泥吧?那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土或泥?预测:沙土、黄胶泥谈话:同学想知道的还真不少,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在课后通过读书,上网来研究,我会支持你们的。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

3、:土壤的种类)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采集来了许多土壤,那么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呢?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呢?1.猜想假设。学生分组猜测,然后让学生汇报猜想结果。2.制定方案。教师参与到各小组中,鼓励学生想方法去比较土壤的不同,学生想的方法越多越好:如用眼睛看、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捏、捻、在纸上涂抹、加水搅拌后沉淀、用滤网过滤3.课件出示操作提示:分组观察桌上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用放大镜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捏一捏?加水沉淀后看一看?用滤网过滤后看一看?4.实施探究。小组同学分别采用一到两种方法探究土壤的特点,引导不同小组同学采用不

4、同的方法探究土壤的特点。教师巡视。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汇报土壤的特点质疑:同学们分别用什么方法,探究到土壤有什么特点?预测1:用手捻一捻,感觉有些土壤颗粒大,粗糙,疏散;有些土壤颗粒小,细滑,黏重。预测2:用眼睛看,颜色不同。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腐殖质含量不同。预测3:用鼻子闻,泥土的味道不同。预测4:用手捏,有些土壤容易捏成团,有些无法捏成团。预测5:加水沉淀,有的土含沙多,有的土含沙少。预测6:用滤网过滤,有的土壤颗粒大含沙多,有的土壤颗粒小含沙少。2.给土壤分类(1)依据土壤的性质对不同的土壤进行分类。质疑: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了不同土壤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你

5、能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它们分类吗?预测:按颜色分为黑土、褐土、红土。预测:按土壤的味道来分类。预测:按颗粒的大小来分。预测: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分别是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2)交流小结:人们按照土壤含沙量的多少,土壤分成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3)阅读课本23页资料卡,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的分类方法。3.二次探究各类土壤的保水性。(1)提出问题。师:根据含沙量的不同人们把土壤分成了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你猜一猜这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有什么不同吗?(2)猜想假设。学生进行猜想,试着说出理由。可以根据学生的猜测

6、进行举手表决,统计各种不同猜测结果的人数。(3)制定方案。引导小组同学设计探究的方案,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其他各组同学评价、补充,并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4)实施探究。各小组同学进行实验。用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纱布蒙住,把这三个瓶子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和同样干燥的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做好实验记录)(5)展示交流。分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学生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6)师生总结:

7、三类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不同。砂质土颗粒大,透气性好,渗水快,保水性差;壤土颗粒中,透气性中,渗水中,保水性中;黏质土颗粒小,透气性差,渗水慢,保水性好。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捻、看、闻、捏、沉淀、过滤)了解各种土壤的性质,并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分别是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不同。砂质土颗粒大,透气性好,渗水快,保水性差;壤土颗粒中,透气性中,渗水中,保水性中;黏质土颗粒小,透气性差,渗水慢,保水性好。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人们按照土壤中( )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

8、叫做(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 );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做( )。2.我们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 )、华北地区的( )、南方地区的( )、西北内陆地区的( )、青藏高原上的( )等。3.最适合种植的土壤是( )。A砂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4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 B黑土 C黄土 D冰沼土5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是( )。A褐土 B冰沼土 C荒漠土 D红壤6为什么说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7看图中是什么类型的土壤,在我国它们主要分布的什么地方? 9.小结: 同学们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捻、看、闻、捏、沉淀、过滤)了解各种土壤的性质,并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

9、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分别是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了解三种土壤的特点。课下到附近的花园、菜地和农田进行一次土壤种类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板书设计:8、 土壤的种类 土壤种类 土壤特点砂质土: 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 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 ,透气性差壤 土: 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1)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本着使学生可能参与,愿意参与,积极参与等不同层次,根据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经验积累等情形,分别采用独立设计实验,启发诱导完善实验设计,录像等多媒体的辅助,使各项实验都成为儿童

10、自己乐于从事的活动,这样使整节课师生关系始终摆正。(2)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研究土壤的性质,然后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好变量,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2.使用建议:儿童的研究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但这节课中得到的意识和方法却有助于他日后自己的研究活动。课外活动继续研究,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更要做好前期工作。启发学生去进行调查,寻找相关文章、制作家乡土壤的土样、相关照片、歌曲、自己创作的图画等,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研究自己家乡的土地环境,也可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祖国各地的土壤情。3.需要破解的问题:本节课探究的内容较多,如何既能充分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又能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