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3034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病句全国通用(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病句知识图谱-病句辨析修改第18讲_病句错题回顾病句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所谓“病句”,是指由于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使用不当或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而造成表意不清的语句。(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1缺主语例1: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分析:这句话缺少主语,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可以补充为:班长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例2: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分析:“通过”、“使”引导句子,使得该句缺少主语,因而句子不完整。应删去“通过”或“使”。2缺谓语例1: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分析:本句缺少谓语,应是“吃夜宵”。例2:春天到

2、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分析:这句话缺少谓语,提出了话题,却没有回答“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在春天“怎样”了,修改的时候要加上谓语,可以补充为: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3缺宾语例: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分析:这句话主语是“少先队员们”,谓语是“响应”。这句话缺少与谓语“响应”搭配的宾语,也属成分残缺的病句。应该改成: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二)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由于遣词造句时把词语的顺序颠倒了,而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或者难以理解。例1:故宫博物馆展出了二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分析:“两千多年前”与“新出土的”两个定语应该颠倒位置。例2:课堂上应发挥同学们

3、充分的主体作用。分析:“充分”应当放到动词“发挥”的前面。(三)语意不明(表意不明)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其表现主要有两种。1歧义句例: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分析:“他的父亲”是病人还是医生呢?语意不明。这种句子属于歧义句。2指代不明例:小强推开房门,看见哥哥正摆弄他的玩具。分析:“他”指代小强还是小强的哥哥?不明确。这种句子属于指代不明。(四)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1主谓搭配不当例: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分析:主语“同学

4、们”和谓语“驰骋”不搭配。“驰骋”是说“骑着马奔跑”,参加长跑不能说是“驰骋”,应改成“跑”。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分析:“穿着”与“上衣”搭配,与“帽子”不搭配,应在“一顶蓝帽子”前加上“戴着”。3主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分析: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手”和前面的修饰部分“聪明”不搭配,应去掉“聪明”。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分析:“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

5、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分析:“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6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人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分析:并非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7词语感情色彩搭配不当例:他提出展开学习竞赛,大家纷纷附和。分析:很多词语都带有感情色彩,如果忽略了词语的感情色彩,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本句“附和”是贬义词,应改为“赞成”。(五)句式杂糅指表达同一个意思,可用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如果把这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就是病句了。例1: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分析:把“要

6、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例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分析: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六)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1: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分析: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例2:一下课,学校顿时立刻热闹起来了。分析:可以去掉“顿时”或“立刻”。(七)关联词错误常见的8类关联词: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7、5并列关系: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例1:大家走得很快,但不一会儿就赶到了目的地。分析:本句前后分句是因果关系,应把“但”改为“所以”。例2: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分析:本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应把“并且”改为“却”。(八)不合逻辑1前后矛盾例1: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分析: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这种句子属于前后矛盾例2: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分析:“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

8、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2分类不当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分析:葡萄不属于蔬菜,可以改为:篮子里有葡萄、油菜、萝卜、西红柿等果蔬。3概念混乱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分析:造纸是中国的一项发明技术,应改为“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二、方法点拨(一)修改病句的原则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5简修改应简要。(修改不是再造,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二)修改病句的步骤1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

9、改。2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3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4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三)方法技巧1通用技法(1)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可以借助语感。一般说,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出语病的地方。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是不太熟悉的。分析:此例读起来很别扭,就是因为主语和宾语位置颠倒了。(2)主干分析法对句子作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句子主干,检查主干

10、是否有毛病,若主干无毛病,再检查它的附加成分,看修饰语和中心语有无毛病。例: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古船。分析:此例主干为“博物馆展出古船”没有任何毛病,再看修饰语,“宋朝时期” 和“新出土”均为“古船”的定语,检查一下,就发现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古船。2挖掘病句常见陷阱(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如“关于”“对于”“在中”“对”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例: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分析:此句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

11、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例1: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分析: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就不搭配。例2: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分析: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可改为“拖延时间”或“影响质量”。(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例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分析: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例2:近几年,王芳几

12、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分析:此例中“无时无刻不”表示双重否定,而“无时无刻不忘”即为误用了否定词。例3: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分析:此例中“不要”与“防止”并用,造成否定失当,表意正好相反。(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例: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分析:“好坏”是两面词,“重要条件”是一面,两面与一面不搭配。(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13、这个时候就要修改关联词,使句子通顺合理。例1: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分析: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之后。例2: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分析:此例是强加因果关联词,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例1: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分析:此例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和宾语“报告”只能部分搭配。例2:人大代表正在讨论并且听取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分析:“讨论并且听取”有语序问题,应该先“听取”再“讨论”。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

14、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分析:此例中“报刊”即“报纸杂志”,所以“报刊、杂志”属种属概念并列,不合理;同时“一切出版物”又包括了前面的报刊,也属于种属概念并列,不合逻辑。(7)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例: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分析:此例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例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分析:此例中数量短语位置不当

15、,表意不明,句中“几个”既可修饰“学校”,又可修饰“领导”,应将“几个”放在“领导”前。(8)看判断动词“是”不放过句中有“是”,可能出现主宾不能搭配的错误。例: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分析:此例中的主干是“鼓山是季节”是错误的。(9)看指示代词不放过句中有“这、这些、那、那些”等,可能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例:三妹拉着姐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分析:此例中“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的“她”指代不明,既可指“三妹”,又可指“姐姐”。(10)多重修饰语不放过例1: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分析:此例中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