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3034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淳朴恬淡,于天然本色中见绚丽之美,总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难忘记、发人深省的艺术境界。他的文章意蕴丰富而深远,大气磅礴,意味隽永。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短文选自再返哥廷根,文章讲述了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重返哥廷根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讲了作者在德国看到当地人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给别人看,走在街道上,又看到许许多多别人家种的花,因而

2、到处都是绮丽的景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十分经典的美文,语言朴素、含蓄,既有娓娓动听的故事,又有色彩瑰丽的描写;既有淡远幽芳的抒情,又有恰如其分的议论;既充满着异国他乡的奇情异彩,又渗透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感悟与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季羡林先生从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中,领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人人为我

3、,我为人人。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通过引导学生用抓关键句、品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来领略德国独特的风情及人文文化。3.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以达到熟读成诵。【重点】引导学生用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领略德国奇丽的风景和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特点。【难点】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想象画面,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深度感受德国“人人为我、我

4、为人人”的人文文化的魅力。1. 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作者有所了解。2. 教学时,可在学生自学生字词、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突破重难点。下面这两种思路供参考:其一,先紧扣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引发学生自主提出疑问。再引导归纳提炼并组织探究重点问题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为什么说是“奇特的民族”?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奇丽美景,还要相机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然后回读全文,说说对

5、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理解。最后进行拓展延伸,如,阅读相关文章,进一步了解德国的风光与文化,或者进行小练笔,写一写读后感,或者交流对作者的了解,引发课外阅读季羡林作品的兴趣。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的,体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其二,从课题入手,直奔点明中心思想且含义深刻的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感悟理解过程中感受奇丽景象,积累优美语句。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实例,加深对这句话以及课题的理解。最后小结归纳学习方法,完成相关课堂练习。课后思考要求理解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不能

6、就句论句,要采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括号中提出的问题重在引发思考与提示思路。不要空洞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在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3.教学本文要注意朗读、默读、浏览相结合。通过默读、浏览,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有利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要以正确、流利朗读为前提,以感悟理解为基础,语调平缓之中有起伏,语气平淡之中有激昂。第1自然段中要适当突出“花”“德国”各自“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而第2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的语气;第3自然段要图文结合、读想

7、(想象)结合、读议结合,再现美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这奇丽风景的欣赏和赞美,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第4自然段要读出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4.本课有7个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字形结构都比较复杂,笔画较多,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书写,可采用师生范写等方式进行指导。另外,要注意“莞”是个多音字,在本课中读wn,表示地名时读“gu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以及作者有所了解。【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读通课文。查阅有关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

8、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其初步了解。辅导资料小学教材完全解读。2课时第课时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脊”“暇”“嫣”这三个生字。2.通过引导学生用抓关键句、品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来领略德国独特的风情。【重点】来源:学。科。网学会生字新词,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领略异国风情。来源:Zxxk.Com方法一1.师:我们在第六课怀念母亲中了解到季羡林爷爷曾经在德国留学整整10年。德国人民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后,当他再到德国时,感慨万千,不禁写下了这样的名篇。一起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师:看到标题同学们会有哪些疑问?

9、谁的花?给谁看的?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设计意图由于之前学过怀念母亲,同学们对季羡林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节约课堂时间,又能让学生马上走进文本。方法二 1.(出示季羡林的图片)师: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2.师:关于季羡林你了解多少?(学生自由交流)3.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季羡林爷爷的一篇佳作(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4.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读了这个题目,你脑海里自然而然会出现怎样的问题?(预设:为什么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设计意图学习贵在有疑。学生先对课题质疑,再带着问题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也

10、充分激起了探究的欲望。方法三1.师: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板书:花)看到这个字,你会想起哪些带“花”的成语?(预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暖花开、花好月圆、繁花似锦)2.师:一提起“花”,我们总是把它和美丽芬芳联系在一起,而在季羡林先生的眼中,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走进这爱花的国度,这奇特的民族(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由积累的“花”的成语导入,引起学生对美丽芬芳的花的遐想,激起学生对季老文章的学习兴趣。来源:学科网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

11、边思考:作者几次来到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边读文边思考)2.师:(待学生全部安静下来后问)读完了吗?好的,老师先来检查一下文中的生词。PPT出示: 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1)师:谁会读?(指名生读,教师相机强调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读准 “脊梁”的“梁”为轻声;“莞”是多音字,表示地名时读gun;多音字“应”)(2)师:全班齐读词语,注意读出你的感受。(全班齐读)(3)师:课文的生字都藏在这里头,赶快找找。你觉得哪些生字比较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学生找,自由交流)(4)师:咱们一定要注意生字“脊”,注意它的笔顺,来,伸出手指咱们一起写一写。(师生齐写)“暇

12、”字应注意是日字旁。3.师:同学们,我们解决了生字词的障碍,相信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谁想读或者谁喜欢读?边读边感受文字带来的美。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作者几次来到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读文)师:谁来交流?(引导学生交流:作者年轻时在德国留学期间看到这个国家的人不仅爱花,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给别人看,时隔四五十年重返德国时看到的还是这样的景象,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这两个相同的句式都用上了感叹号,怎样才能读出赞叹的语气?(学生试读)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接着让学生初步感知

13、课文所描述的奇丽景色,这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二、想象画面,感受风情1.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用笔画一画,做上记号。(学生自由默读,画一画)2.师:谁先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来源:学。科。网Z。X。X。K预设(一)想象画面,品街头景色之“奇丽”。PPT出示: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师:读着这么美的文字,哪些词语最先跳入你的眼帘,使你兴奋,令你心动?(学生自由汇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2)师:多么富有意境的两个词

14、!想想看这两个词语分别是从什么方面来描写花的?(引导交流:写出了花的数量多、花的颜色美)(3)师:描写花的数量多、花的颜色美的词语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学生说词语)(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说出了这么多的词语。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说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吗?(学生自由说句子)(5)师:同学们的描述,让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五彩斑斓、鲜花竞相开放的景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出示图片)(6)师:同学们,季羡林不愧是我国的语言学大师,他仅用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语就把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么多的意思包含在里头,这就是作者用词的精妙。(7)师:你还从哪

15、个词体会到“景色奇丽”?(学生交流)(出示相关资料)(这“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是一个八字成语,这个成语是有来历的。山阴道,是个地名,在浙江绍兴城的西南郊外。这条道,是用石板铺成,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绿树成阴、草木葱茏,身在其中,就像在画中游览一样。一千多年前著名诗人王献之来到这里,看到这儿的美景,情不自禁写道“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可见在作者的眼里,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上的感觉跟走在国内的山阴道上的感觉是一样的,它会让人感到PPT出示: 走在这开满鲜花的大街上,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8)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个句子师引读。(音乐)3.师: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中。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想不想去德国的大街小巷上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里的美景呢?(播放德国风光图片,感受景色奇丽)4.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置身于德国的大街小巷上,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想不想写点什么?说一说或者写一写。(学生自由说或写)5.师:这些美丽的画面怎样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