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12531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高二入学考试历史 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D土地国有2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时人评价“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在当时它是A用畜力作动力的耕作工具B用水力作动力的交通工

2、具C用人力作动力的运输工具D用水力作动力的冶炼工具3唐代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壁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由此可得知唐代A政府对商业进行有效管理B政府已经取消市坊的分界C交易已经打破时间的限制D扬州成为最大的商业城市4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这一变化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5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

3、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注重精耕细作 B经营更趋市场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产品日趋商品化 6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 GDP 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B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7观察下图,这些企业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A从企业创建角度看,都为洋务派创办 B从生产技术角度看,都使用机器生产C从产品销售角度看,都重视对外贸易D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都属于轻工企业8清末民初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

4、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随着电车的引入,车厢里的人们根本分不出是官、是民、是商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戊戌变法推动社会结构变化B西方文明引起彻底根本性的变化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920 世纪 20 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B上海市区交通秩序混乱亟待改进C西方交通工具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101936 年国民经济

5、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A. 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111964 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15 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 50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实施“一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22015 年 7 月

6、 15 日,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A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C让农民完全支配自己生产的粮食D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13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欧洲航海家在探险活动中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14.1550-1551 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

7、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其意图是A为殖民扩张寻求理论支持B将宗教改革思想传到美洲C把人文主义传播到美洲大陆D用传播宗教取代殖民掠夺15“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变化C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D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6恩格斯曾经指出:历来受人称赞的竞争自由已经日暮途穷在每个国

8、家里,一定部门的大工业家会联合成卡特尔,以便调节生产。与此相关的生产组织形式A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推动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C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D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17下表是各文明地区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对此判断正确的是国家1750 年1860 年1900 年1913 年1928 年西方182537774816842中国328197623634日本3826242733(百分比,世界总量=100%)A英国工业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B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市场依然广阔C中国和西方的差距在不断扩大D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日本突飞猛迸18有人在 1933 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

9、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认为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胡佛对危机作出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19“第 3 节 作为总统批注任何公平竞争法规的条件,总统得规定保护消费者、竞争者、雇员和其他人员及促进公共利益的条目”此法律条款可能出自 A全国工业复兴法B农业调整法C全国劳工关系法D社会保险法2020 世纪 70 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 1973 年 12 月持续到 1975 年 5 月,GDP 下降了 5.7%,工业生产下降了 15.1%。为走出困境,美国政府

10、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对外援助经费B减少经济干预力度C扩大社会福利开支D收购国内私有企业2120 世纪初,在苏俄出现了美国人哈默办的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东西。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1918 年B1920 年C1921 年D1922 年2219761980 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额达 889 亿卢布,比 19611965 年增长 4.5 倍以上;进口额约为 659 亿卢布,比 19611965 年增长约 5 倍。1981 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整个出口的 13.7%,进口占苏联整个进口的大约 30%。这反映出A苏联体制改革效果较为明显B苏联机器及设备生产依赖西方C勃列日涅夫

11、重视发展重工业D苏联的对外贸易长期存在逆差23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对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该组织是A联合国B世界银行C欧洲联盟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42017 年 3 月 25 日,以“欧洲:我们的共同未来”为主题的纪念罗马条约签署 60 周年欧盟特别峰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本次峰会,除英国外的欧盟 27 个成员国领导人和欧盟机构领导人出席会议,会后 27 国领导人签署罗马宣言。宣言呼吁欧盟各国团结一致,尊重共同规则,让欧盟变得更加强大和包容。下列关于欧盟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前身为 1967 年成立的欧

12、共体B西欧联合的关键是英德和解C欧盟已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D欧盟成立之时欧元正式诞生25“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A是一把双刃剑B违背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C引发世界恐慌D是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6.(25 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

13、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

14、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著名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百年巨商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观原因有哪些?(9分)(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10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27(25 分)货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表现。(8 分)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1518 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8 分)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9 分)历史参考答案一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