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2105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百花园六”中编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大栏目。 “温故知新”有“理解与运用”“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和“积少成多”四个小栏目。在“理解与运用”练习中有两项内容:一是通过比较,理解怎样把句子写具体;二是实际运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训练学生把内容表述得具体一些的一项基本功。“拓展与交流”采用了小伙伴对话的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畅谈阅读本单元作品的认识和收获,重在交流对作品写法上的特点的分析上,意在启发学生要特别关注名家在表达上值得学习的地方。“阅读平台”提供的阅读材料节选自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目的是扩大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视野,提高阅读优秀

2、作品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积少成多”选编了一组鲁迅的名言,旨在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进一步感知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貌。 “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名家笔下的精彩情节”,这是高年龄段系列名篇赏析中的第二次口语交际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和参与互动评价的能力。 “习作”要求写一篇读后感。这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的要求。教材设计了“习作讨论平台”,选编了一篇“读后感”的例文,还编排了“指南针”进行学写读后感的说明和提示。学习了世界级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学生在精神和情感上都经历了一场文化洗礼。这次语文百花园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学生在经过本学期的学

3、习后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学习了一些写人叙事的方法。本次百花园是课文学习的延伸,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平时训练过的一些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即可。 1.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赏析经典作品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借助书下注释学习儒林外史中断气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这一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了解故事内容。 4.积累鲁迅名言,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貌。 5.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情节”,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6.学习写读书心得笔记。 7.学生在学习的过

4、程中,感悟经典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经典名著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重点1把句子写具体,丰富句子要表达的内容。 2.学习儒林外史中断气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这一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提高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难点 学习写读后感。 教师 名著资料。 学生 提前阅读儒林外史或阅读其他名家名著。4课时第一课时 温故知新 一、理解与运用 1.出示例句:来源:学科网 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3.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 (第二句好。因为这样写把由天空和圆月组成的画面表现得更加具体、生动、形

5、象了。)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读读比比。例: 沙地上种着西瓜。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5.试着运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样的”“有多少(数量)”“怎样地”“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词语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山坡上种着果树。 示例:高高的山坡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 飞机降落在停机坪上。 示例:架直升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宽阔而平坦的停机坪上。 小结:学会把一个句子写完整,这对我们写作可是大有益处的啊! 二、拓展与交流 1.同桌分角色朗读“拓展与交流”中两位小伙伴的话,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 (喜欢名著中的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所展现的情感世界等。) 2.分小组交流各自对本单元某篇文

6、章某种写法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阅读平台 1.本单元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细节描写吧! 2.教师介绍儒林外史的内容。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和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3.学

7、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正音:严监(jin)生诸亲六眷(jun)两茎(jng) 5.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文章表现了严监生怎样的性格?学生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两根灯芯草,实在是太浪费了。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本篇文章中,严监生动作的描写有哪些,你能找出来吗? 与大侄子的交流:“伸出两个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侄子的交流:“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与奶奶

8、的交流:“把眼闭着摇头。 ” 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7.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8.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小结:描写人物的典型动作、心理,对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四、积少成多 1.还记得少年闰土是哪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吗? (鲁迅。) 2.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今天就让我们共同积累几句鲁迅先生的名言,共同感知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貌吧! 示例: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

9、一切的不幸。 3.学生自由读,想一想每句话的含义,把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背一背或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情节使你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以“名家笔下的精彩情节”为话题,开一次名著赏析会。 一、活动建议 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讲述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1)从你读过的名家作品中,选择一两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准备好发言提纲。 (2)分小组或在全班召开名著赏析会,请同学们介绍所选名著的主要内容,评析哪些是精彩情节,如何精彩。(如它的内容是否有趣或扣人心弦,语言是否优美,是否表现了人

10、物的性格特点,等等) (3)介绍时,要介绍作品的标题、作者,也可以朗诵精彩片段。还可以根据需要,模拟不同人物说话的声音和周边环境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脚步声等等。来源:Zxxk.Com (4)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质疑。来源:Zxxk.Com 二、活动过程 1.自己先准备发言提纲。 2.在学习小组内先介绍,然后进行修改。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三、活动评价 1.评价标准: (1)介绍的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是否点评出了情节的精彩之处。 (2)是否根据情节的发展变化采用适当的语调和语速。 (3)模拟人物说话的声音,是否符合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心情等。 2.同学们评价。

11、3.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四、交际范例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熔于一炉 读老舍草原有感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出复杂的思想感情。例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的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一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

12、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显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之情。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映照,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第三、四课时写一篇读后感 一、谈话导入 1.有的文章让人感慨万千,有的文章让人浮想联翩,有的文章让人潸然泪下,有的文章让人兴高采烈总之,好的文章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感受,能引起人们无尽的思索。本次习作,就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和同学们分享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的感受与思考。 2.讨论:你想写哪本书或哪篇文章的

13、读后感?它的内容是什么?哪些精彩的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二、学习范文,进一步明确读后感格式 1.学习做事要有主心骨读爷爷吃鸡蛋有感一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是写读到的内容(用直线画下来),哪些地方是写读后的感想(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在这两部分中, 哪部分是小作者重点写的?(感想部分) 2.文中的哪句话概括地表达出了小作者读爷爷吃鸡蛋后的最真实的感受。来源:Z_xx_k.Com (面对当今社会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的状况,切不可轻信盲从,我们要做把握信息的主人,不做盲从信息的奴隶。这就是做事要有主心骨!) 3.指名朗读课本,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读后感的写作内容: 开头:交代篇名或书名,概

14、括文章的大意或中心思想。 主干:结合原文,利用联想或议论,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深刻的感受。 结尾:简洁明快,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点拨,提醒注意事项 1.用第一人称来写。 2.联系自己的实际时,一定要是真实的心得、体会,千万不要无病呻吟。 3.要略写原文内容,重点放在“感”上。 4.结合事例谈感受时不能变成记叙一件事情的习作。 5.除了写读后受到的启示、教育,也可写灵光一闪时的感悟、联想,也可评点原文中的好词佳句,总之形式多样。 6.标题要合适,可直接拟成读后感读有感,也可采用正、副标题结合的形式。 四、学习文后的“指南针” 1. 默读“指南针”的提示学写读后感,并注意文字后的图画中三个孩子说的话。2把想好的内容互相说一说,交流评议。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补充、修改。 五、依据提纲,完成初稿来源:学科网 提醒学生要注意的事项。 六、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指导自改习作。 把写好的文章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2)读后感是否写清楚、写完整,是否是第一人称。(3)是否读后有感,情感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