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2004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2018年1月下旬,申华从家乡重庆出差去华北地区某市,阳光明媚,顺便到该市一公园游玩。下图中的甲图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乙图为申华上午11时(北京时间)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申华利用手机上的软件导航步行去公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GPSRSGIS数字地球A. B. C. D. 2. 据图推测,申华去往图甲中厕所的最近路线应选择图

2、乙中的A. A方向B. B方向C. C方向D. D方向【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导航步行去公园,一方面主要利用GPS来进行定位,另一方面需要利用GIS对道路信息进行分析,因此正确,故答案选A。【2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时间是1月下旬上午11时(北京时间),此时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则日影朝向为西北。根据图乙中的日影,可以推断B线路为西北方向;而根据图甲的信息,洗手间在路口的西南方向,以图中C方向为西南方向,故申华到洗手间的最近路线为C线路。 故答案选C项。图示M镇盛产菠萝,被称为“中国菠萝第一镇”,每年7-9月集中种植,次年2-4月上市销

3、售。该镇一年之中近半时间被雾气笼罩,尤以冬春季较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雾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4月底该镇的农业景观画卷是大地曲线优美,起伏舒缓红色土地,黄绿色菠萝田边风车,松树成林菠农铺设地膜,播种繁忙A. B. C. D. 4. 该镇冬春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 距海近,水汽充足B. 菠萝种植面积大,蒸腾水汽多C. 地势较高,冷暖气流交汇时间长D. 沿海位置, 台风发生频率高【答案】3. A 4. C【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M镇位于我国雷州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不需铺设地膜,说法错误;雷州半岛风力资源丰富,风车较多,但植被为热带季雨林,而“松树成林”应为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4、,因此说法错误。读图可知,该镇地势起伏和缓;雷州半岛土壤为砖红壤, 4月份是菠萝的收获季节,成熟的菠萝呈黄绿色,因此说法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4题详解】雾产生的主要条件是水汽充足、凝结核丰富和近地面温度较低等。由于该镇地势较周围高,受地形阻挡,冬春季节冷空气停滞时间较长,与暖气流交汇时间比较长,因此,雾出现的频率较高。故C正确。相对于冬春,夏秋季节水汽更充足,故A错误。相对于海洋水分的蒸发,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较少,因此菠萝种植面积大,蒸腾水汽多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我国沿海地区台风多发的季节为夏秋,而且台风过境带来强风不利于雾的形成,故D错误。【点睛】利用琼州海峡等信息确定M

5、镇的地理位置,是本题解答的关键。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界线所划分的区域属于( )A. 自然区域B. 行政区域C. 经济区域D. 军事区域6. 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 河流、明确的B. 湖泊、模糊的C. 交通线、模糊的D. 山脉、明确的7.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 化学工业B. 建材工业C. 电子工业D. 纺织工业【答案】5. B 6. D 7. 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边界和工业的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5题详解】图中的界线为“县界”是划分行政区域管辖的界线,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由图河流走向

6、可知,图中县域界线位于河流源头,河流源头是山岭,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山脉。县域界线是行政区界线,其属性是明确的,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环境幽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高校分布,技术人才多,适宜发展污染少,化学工业污染严重,故A错误;建材工业破坏植被,破坏该地环境,故B错误;纺织工业是劳动密集型,靠近城区故D错误;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电子工业,故C正确。故选C。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 图中四地的农业结构上应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 B. C. D. 9. 在下列作物中,图中的地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是( )A. 花生、甜菜B. 大豆、花卉C. 枸杞、甘草D.

7、 甜菜、大豆【答案】8. C 9. D【解析】考查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国区域农业生产。【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草原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主要发展畜牧业,C正确。故选C。【9题详解】根据地理位置可知,位于东北的松嫩平原,甜菜是喜温凉的作物,故主要的农作物是甜菜、大豆等,D正确。故选D。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欣赏下述剪纸作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 图中少数民族可能是( )A. 高山族B. 朝鲜族C. 蒙古族D. 白族11. 下列描述与图中少数民族生活环境相符的是( )A. 地形崎岖,沟谷众多B. 地表坦荡,一望无垠C.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 千沟万

8、壑,支离破碎【答案】10. C 11. B【解析】【10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该剪纸中有蒙古包,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马头琴、几只小羊和小花小草等,表明图中少数民族最可能蒙古族,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A、由剪纸可知图中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其主要聚集生活在内蒙古高原。地形崎岖,沟谷众多是云贵高原的特征,A错误。B、由剪纸可知图中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其主要聚集生活在内蒙古高原。该地区开阔坦荡,地势起伏和缓,一望无垠,B正确。C、由剪纸可知图中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其主要聚集生活在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特征,C错误。D、由剪纸可知图中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其主要聚集生活在内蒙

9、古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特征,D错误。故选B。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林地月均温减去裸地月均温的差值)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探究结果表明()A.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B.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C. 该地11、12月份的月均温最低D.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13. 该片林地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减弱噪声 防风固沙 吸烟滞尘A. B. C. D. 【答案】12. A 13. D【解析】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作用。【12题详解】将表中月均温差值加在一起,数值为负值,说明林地比裸

10、地的年均气温低,A对;森林有调节气候的功能,林地比裸地的气温变化幅度小,最高气温比裸地低,最低气温比裸地高,所以林地的年温差小,裸地的年温差大,B错;林地的年温差小,则夏季林地最高气温比裸地小,冬季林地最低气温高于裸地,表格数据反应7、8月林地明显低于裸地,1、2月气温高于裸地,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1月份的月均温最低,C、D错。【13题详解】根据材料,林地是中学与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所以主要作用不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错。主要功能可以减弱噪声,吸烟滞尘, 、对。所以D对。A、B、C错。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天然林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曲线依

11、次代表A. 总径流量、地下径流、地表径流B. 总径流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C.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总径流量D.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总径流量15. 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A. 增加总径流量B. 增加地表径流量C. 减少地下径流量D. 减少土壤侵蚀【答案】14. A 15. D【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14题详解】读图可知,径流深最大,约等于之和,故为年径流量。随着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 调蓄水源功能增强,地下径流会增多,地表径流会减少,故为地下径流、为地表径流。故选A。【15题详解】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读图可知,随着森林覆盖率增加,年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加、地

12、表径流量减少,从而可以控制土壤侵蚀。故选D。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 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 形成了良性循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C.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17. 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A. 增加植被覆盖率B. 提高水电发电量C.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 提高土地利用率【答案】16. C 17. D

13、【解析】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区开发太阳能的影响。【16题详解】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故A错误;太阳能电池板会遮挡阳光,降低土壤温度,故B错误;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故D错;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C正确。【17题详解】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故A错误;光伏产业园与水电发电量无关,故B错误;牧羊业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可能会促进沙丘发展,故D错误;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14、故D正确。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法国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 罗讷河上游水位最高的季节和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 )A. 冬季,地下水B. 秋季,山区地形雨C. 夏季,积雪冰川融水D. 春季,季节性冰雪融水19. 罗讷河流域开发前,位于中上游的里昂很少遭受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 上游修筑梯级大坝B. 上游流经大面积沼泽地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D.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20. 长度仅500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

15、。主要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 河流平均径流量大B. 沿岸人口稀少,利于施工C. 多高山峡谷,落差大D. 法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答案】18. C 19. B 20. 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水文特征知识。【18题详解】罗讷河发源于罗讷冰川。上游主要流经阿尔卑斯山山区,以积雪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所以河道水位最高的季节应该是夏季,故选C。【19题详解】从图中信息得知,里昂上游的河流沿岸有大面积沼泽分布。罗讷河开发前虽然少有水库,但湿地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使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趋于平坦,汛期河流水位下降。故选B。【20题详解】地处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人口众多,B描述错误;河流水能开发的关键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