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702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历史复习第8单元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案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凯歌前行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1)1949年,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教材补遗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2在城市(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2)进行“五反”运动,建

2、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3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二、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

3、农业国。(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内容(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

4、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朱汉国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素养提升融会贯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年)探究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一五”计划史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根据史料一,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史料一论述了“一五”计划

5、的基本任务,并表明要借鉴苏联的经验。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史料二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史料二阐述了过渡时期任务艰巨,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实现。同时说

6、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内在关系。关系: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者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两者齐头并进,同时进行;相互促进,互相补充。“一五”计划的特点和成因1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定以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2)地区分布: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3)发展生产力和改变生产关系并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进行,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长期性、渐进性:“一五”计划是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

7、步骤,改造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长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2成因(1)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有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途径才能改变。(2)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3)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总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靠自己力量获得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4)“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且工业、农业等物质资源丰富。同时地理位置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援助,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家国情怀认识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

8、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下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行名和面值为主题。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圆、伍圆和拾圆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三点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解析本题以“我国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为切入点,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和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根据

9、图案以及相关文字“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工农”“民族文字”“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等提炼即可。论述时主要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团结、工业化建设成就、与苏联的交往等方面,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层次清晰即可。答案历史信息: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大团结、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工业建设取得成就、苏联援助。(2分)历史阐释: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立了中苏友好关系

10、。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2)在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比较容易顺利地运行。这也是我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3)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4)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

11、(2019南充一模)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反映了()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B国家重点发展工业的结果C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D工业化的目标已全面完成B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所以这一时期工业产值有了增加,故选B项;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成的主要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排除A项;这一时期,农业的增长速度较慢,而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故排除C项;“一五”计划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排除D项。2(2019遂宁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C土

12、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B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故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故排除C项;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故排除D项。3(2019惠州调研)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指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此言论()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B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C贯彻落实宪法精神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A根据材料“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

13、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毛泽东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的资本主义,政府已经与其有机结合,而1953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故选A项;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表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故排除B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故排除C项; 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故排除D项。4(2019南通二模)下图时事漫画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漫画作者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着()A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过急B农轻重产业比例严重失调C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愿望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一夜风吹一尺长”反映了

14、改造基本完成后渴望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愿望,故选C项;漫画不含讽刺的意味儿,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不涉及产业比例,故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排除D项。 “岁月峥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1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二、探索失误1“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

15、958年)(1)原因党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2)表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运动:1958年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建立以“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为特点的人民公社,片面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3)影响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加之中苏关系恶化与自然灾害,造成19591961三年严重经济困难。(4)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了中共八大所提出的正确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