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656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5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五)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语言运用层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_,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_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_。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D鹤立鸡群:像鹤站立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类拔

2、萃:指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不同凡响:意为不同于一般的声响。多形容人或事物的出众、出色。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实至名归:做出了实际的成绩,就会得到应有的声誉。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B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灵敏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放大的作用。C如果让金鱼的温度慢慢降低,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它就再也无法复活,而快速地让它降低温度,也能够复活。D如果能够找到这种金属或合金的话,那将引起电力工业上的一场划时

3、代的革命。DA项,“采用冷冻疗法”前面缺少主语;B项,“得到”与“作用”动宾搭配不当,改为“得到有效的放大”;C项,应该用转折连词,把第二个“也”改成“却”。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数十年来,全球科学家一直梦想着在地球实验室里实现太阳的聚变反应,以获得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相比当前人类采用的裂变式核能,_。聚变燃料为海水中富含的可直接提取的氚和氘,如果每升海水中所蕴含的氚和氘发生完全的聚变反应,能产生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时释放的能量。A聚变反应更加高效,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不会出现B聚变反应更加高效,而且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C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

4、环境问题,而且聚变反应更加高效D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而且聚变反应几乎更加高效B从“相比当前人类采用的裂变式核能”这句看,下面主要讲的应是“聚变反应”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横线处的句子应把“聚变反应”作为陈述的主体,排除C、D两项。而A项后半句变了陈述主体,且表述过于绝对,不合适,故排除A项,选B项。4根据下面的文字信息,给“超导现象”下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1911年,荷兰低温物理学家卡曼林昂尼斯还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把水银的温度不断降低,使它冻成固体,当温度降到269时,它的电阻突然消失了!这种奇特的现象,叫做“超导现象”。_解析给概念下定义,首先要找出这个概念所属的范畴,然后把这个

5、概念与之相近的概念的本质差别(本质种差)找出来,进行概括。答案某些金属在超低温状态下,电阻消失,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5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光明日报合肥10月20日电(记者李陈续通讯员杨保国)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仙辉小组日前在有机超导体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掺杂了碱金属钾和铀的菲中发现,当温度低于5K(约零下268摄氏度)时出现超导电性。相关成果发表在10月18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陈仙辉小组的这项发现表明又一类新的有机超导体家族的诞生。_答案中国科技大学发现新型有机超导体。(关键词:中国科技大学新型有机超导体)6在下

6、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五年内使15个主要经济体失去710万个就业岗位。那么,人工智能_?首先是从操作类工作开始,如芯片封装等高度操作化的工作已被替代;其次是索引类工作,这类工作虽然比操作类的更难替代,但是已经开始被部分替代,如笔译等工作;_,创新能力是人类智力皇冠上的明珠,但随着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节节胜利,我们可以大胆预测,_。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语段大意和各分句间的关系。由语段“首先”“其次”及分号分析,处开头应为“最后”,再结合后提到的“创新能力”,可知处应填与“最

7、后是创新类工作”意思相近的内容。结合第一个分句“已被替代”(已然),第二个分句“已经开始被部分替代”(正在发生),最后一个分句“大胆预测”,可知处应填“创新类工作最终也将被替代”(未然)。根据“首先”“其次”“最后”所表述的内容,可知文段是在讲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的步骤,所以处应是对这一步骤的提问。答案是如何逐步替代人类工作的呢最后是创新类工作创新类工作最终也将被替代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矮象和硕鼠方舟子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4米,体重能达到12吨。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有120千克。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习惯

8、充满敬畏地称之为“大象”。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给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到1米,体重大约只有100千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在更新世,已在大约1万年前灭绝了。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了。相反,矮象是从大象进化来的。这些矮象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的。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大约600万年前,地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以迁移到这些岛屿。后来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的矮象。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了“猪

9、”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弄得那么庞大呢?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吃一两百千克的植物。而一个大象群体为了避免近亲繁殖,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量大得惊人。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一个大象群体,身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要维持一个500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

10、要几千平方千米的空间,但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就足够了。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也会逐渐变小。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老鼠体型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为身体小容易躲藏。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有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体小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一点的植物就咬不动。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在岛上生活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

11、陆生活的大很多。例如弗洛里斯岛上原来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这种乌拉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3米,高1.5米,重达1吨,比矮象还要大得多。幸运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200400万年前。在当时,巴拿马地峡还未出现,南美洲和北美洲还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敌还不能过去享用这些硕鼠。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80厘米,体重只有15千克,这在现在的啮齿动物中已经算是大的了。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会逐渐巨化,

12、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对88种岛屿哺乳动物的调查表明,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对人类社会来说,“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孤岛,那么由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导致伟人矮化,鼠辈巨化。这样的国家,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象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7下列关于在岛屿上生活的大象的后代进化成“矮象”的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岛

13、屿上,大象不需要抵御大型的肉食动物,它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劣势也随之暴露出来。B那里资源非常有限,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了。如果岛屿上生活着老虎、狮子、犀牛等动物,大象就一定不会进化成“矮象”。D大象的后代进化成“矮象”,这说明要想生存,必须开放。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就会盲目自信,导致经济和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和创新。C“大象就一定不会进化成矮象”于文无据。大象进化成“矮象”的原因除了没有天敌之外,还没有丰富的食物。8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象,成

14、年时身高还不到1米,体重大约只有100千克,因此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B矮象曾经生活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马耳他岛以及其他许多岛屿,这是由那里被发现的大量矮象化石推断出来的。C动物进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如同种动物在大陆和岛屿上进化的结果迥异,而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D本文通过对矮象与硕鼠的进化背景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对进化所起到的作用,即环境的改变一定会使生命体发生变化。BA项,“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错误,它实质上还是一种象。C项,“所有动物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错误,通常,象在岛屿上会变小,啮齿动物在岛屿上会变大。D项,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不准确。9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之外,还具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中加点的内容简要分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