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1527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16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2019课标全国,17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

2、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答案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

3、力,涉及中国画知识,着重考查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引领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前后语境,“其中尺度的把握”是中心,“其中”指代前文中的“画家们既要又要”,故排除C、D两项,A项逻辑关系颠倒,故排除,所以选B。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答案B

4、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特点及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起到强调词语的特殊含义的作用,在语境中,该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是现实中的跪地,而是指一些画家固守于完美的绘画准则。A项中的引号表示生动形象的说明。C项中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他人的话。D项中的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

5、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答案A本题考查正确辨析语病的能力,内容涉及新时代美术创作的艺术法则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树立提高审美能力和提高艺术修养的价值观。B 、D两项都存在“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问题,故排除;另一处错误是成分残缺,“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中缺少和“并行不悖”搭配的介词“

6、与”,故排除C项。4.(2018徐州考前模拟)下面选项中,表现主题与三幅剪纸作品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由民主和谐B.文明法制和谐C.和谐自由富强D.和谐法制富强答案D解答时需要仔细审读所给的三幅剪纸作品,确定每一幅剪纸的寓意。第一幅剪纸有荷花、仙鹤,谐音和谐,象征和谐:第二幅剪纸儿童身后的神兽是獬豸,象征法制;第三幅剪纸中的鱼,象征年年有余的富足生活,儿童的舞动象征身体强壮。故此题答案应为D项。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5.(2018徐州考前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蒹葭萋萋,。(诗经蒹葭)(2)怒而飞,。(庄子逍遥游)(3)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7、)(4)住近湓江地低湿,。(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6),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7),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8)东方欲晓,。(毛泽东清平乐会昌)答案(1)白露未晞(2)其翼若垂天之云(3)此后汉所以倾颓也(4)黄芦苦竹绕宅生(5)阴阳割昏晓(6)纵一苇之所如(7)君子成人之美(8)莫道君行早三、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2019南通、泰州、扬州等七市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12分)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郑劭荣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剧目浩如烟海,这在世界戏剧史上是罕见的。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

8、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中国戏剧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其中的奥妙在于创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有“提纲戏”的表演传统,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动作均由演员即兴发挥。这类在表演中生成、使用,以口头为传播媒介的剧本称为“口头剧本”。口头剧本不立文字,口耳相传,是中国戏剧非常古老而珍稀的文化遗产。口头剧本最早可追溯至先秦优戏。优的表演以言辞便捷、即兴调谑为特色,缘事而发,或讽谏,或娱人。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口头剧本由此形成。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他们广泛参与了

9、剧目的舞台创作。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深厚的口头创作史。琵琶记等演出本为考察当时的舞台实貌提供了重要线索。此类文本清晰表明,伶人在舞台上依托文学剧本,即兴穿插、增添、改换或删减宾白科诨,插演各类戏耍杂艺。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剧本的重要手段。所谓戏剧套语,是指在不同剧目中反复使用的程式化的戏词,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的俗赋。它以说唱的形式进入戏剧,演化为戏剧表演的一种手段;体现在书面文本上,则以寄生文体的形式存在于戏文、传奇作品中。后代戏剧套语是世代累积、集体创作的结果。除了艺人的原创,或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或采集于历代的诗词、小说和兄弟剧种,或来自民间说唱、民歌民谣、民间俗语。套语一般

10、为韵文,体裁形式多样,包含赋、诗、词、联、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多种文体样式。最常见的是“赋”体套语,艺术手法多样,尤其以托物起兴与铺陈夸饰最能体现中国戏剧的民族风貌。念白与唱词是口头剧本编创的核心和重点。念白有许多公式化语句,最典型的如“引”“诗”等,它们各有其定制和应用规则,艺人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即可独自编词。同样,唱词亦并非全由演员自己原创,他们有许多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也有现成的手法可以借鉴。口头剧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舞台效果等,一切由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套路来表演。戏曲艺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建立了一系列表演上的动作规范,产生了丰富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为口头剧本提

11、供了丰富的艺术语汇。口头剧本保存了中国戏剧古老的艺术形态,是传统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演剧方式,目前全国有数十个剧种依然采取即兴演剧的方式。它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而且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有删改)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口头剧本以口头作为传播媒介,出现于先秦,形成于宋元,贯穿古今。B.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书面剧本大量产生,戏剧体制开始形成。C.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剧本的重要手段,普遍具有传承性和集体性特征。D.念白、唱词的公式化以及表演的套路化并不排斥艺人的灵活运用和发挥。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3分)()A.文章举琵琶记的例子,论证了明清戏剧表演中伶人广泛参与舞台创作的观点。B.文章以口头剧本的发展阶段为立论基础,论证了口头剧本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C.文章从口头剧本的历史传承、表现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证,思路清晰。D.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一分为二,客观辩证。8.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口头剧本的特点。(6分)6.答案B“书面剧本大量产生,戏剧体制开始形成”是在元代。7.答案D“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错,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没有否定。8.答案不立文字,口耳相传。以“提纲戏”为基础。有一定程式、套路。演员即兴发挥。具有历史传承性。具有民族性。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然后细读题干,明确问题,确定区间,筛选出相关的句子进行整合。根据第二段可概括出“不立文字,口耳相传”和“以提纲戏为基础”的特点;六、七两段主要介绍了口头剧本的程式和套路;三、四、五三段体现了口头剧本的历史传承性;最后一段则体现了口头剧本的民族性;从“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动作均由演员即兴发挥”“口头剧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舞台效果等,一切由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套路来表演”等文字可提炼出“演员即兴发挥”的特点。-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