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1243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一)早期发现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二)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三)指导各地开展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二、适用范围此方案适用于现阶段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的防控。目前对该疾病的感染来源、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传播途径、潜伏期、传染期、临床特点以及该病毒人际传播能力尚不清楚。本方案将根据对该疾病科学认识的深入和疫情形势变化适时更新。三、病例

2、的发现、报告(一)病例定义。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2.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5感染H7N9 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 年第1 版)(卫发明电20135 号)。(二)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 禽流感监测病例”。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4 小时内以

3、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四、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一)流行病学调查。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辖区内医

4、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人感染H7N9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1)进行调查,重点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发病前7 天内可疑动物(如禽类、猪等)和农贸市场的接触和暴露情况,以及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接触人员情况等,必要时根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二)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6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和血清标本等。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

5、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 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 周的恢复期血清。如病人死亡,应当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附件2)进行。采集病例的临床标本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病例收治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按照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并于24 小时内送当地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各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开展核酸检测,具备相应生物安全条件的网络实验室可开展病毒分离,并将分离的病毒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未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需将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原始

6、标本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周不低于15份,并将H7核酸检测纳入常规检测项目。五、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参照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 年版)(卫发明电20136 号),落实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一)定义。(1)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2)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3)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二)追踪和管理。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7、组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随访,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 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应当采集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双份血清标本(开始实施医学观察时和间隔2-4 周后),当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时还要采集咽拭子,送当地国家级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 天。七、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疫情形

8、势、病原学研究进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进行疫情形势研判,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时,应当按照相关预案及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机制,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终止响应。八、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各地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针对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进展,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风险沟通,指导公众建立正确的风险认识,促进公众形成正确的疾病预防行为。尤其要加强禽畜养殖场、散养户、屠宰场、批发及交易市场等的禽畜饲养、捕捉、屠宰、储藏、运输、交易和经营人员以及宠物禽畜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九、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与督导检查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开展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病例管理与感染防控、风险沟通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