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11219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201811070119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乾安七中乾安七中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 共60分 1 礼记 礼运 把禹作为 天下为家 的小康之世的开端 以区别于禹以前 天下为公 的大同之世 其主要依据应是 A 禹死后启继位 B 建立武装 C设置官职 D 制定刑法 2 商朝人崇拜各种鬼神 商王往往杀死大批战俘和奴婢来祭神 在商代 王是人 也是神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 神灵主导者商朝的人事 B 祭祀神灵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C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 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3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

2、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 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 由于避讳嬴 政的名 所以把政月改为正月 并且 正 字的读音也改为 征 了 这主要说明了 A 中央集权 B 规范法度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4 西周宗法制 分封制 礼乐制的共同本质是 A 都以血缘为纽带 B 都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C 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 D 都是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 5 上 宋太祖 因谓 赵 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 民受其祸 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 分 治大藩 纵皆贪浊 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6 据 史记 载

3、 周武王灭商后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鲁 周与鲁的关系是 A 父子 B 兄弟 C 平等 D 大宗与小宗 7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 打破依 山川形便 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 采取 犬牙交 错 的原则 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 要是为了 A 改变以前地区无权状态 B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2 C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 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8 宋代学者认为 管摄天下人心 收宗族 厚风俗 使人不忘本 须是明谱系 世族与立宗 子法 宗子法坏 则人不知来处 以至流转四方 往往亲未绝 不相识 主张是基于 A 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 宋朝时期人们的

4、宗法观念淡薄 C 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 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9 唐朝元和年间 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 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 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参知政事 10 有学者认为 西周的封建社会 从纵剖面看 是一个宝塔式结构 王室之下有几级的 封建 从横切面看 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 在政治上 A 具有家国同构 家国一体的特点 B 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 天下为家 开始取代 天下为公 11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

5、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 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 明太祖 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2 唐宋时期 地方官任职避亲 避籍渐定制 该制度旨在 A 瓦解宗法体系 B 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 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13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 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 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 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4 秦汉的三公九卿 隋唐的三省六部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反映了我国古代 中央机构的改革

6、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 那就是 A 强化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B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C 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3 D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15 左传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 上述材料反映 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 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 王位世袭制 16 汉书 地理志 言 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 封 治天下为 划线空白处应填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广行省制度 17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 主要

7、特点是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地方郡县长官可以世袭 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 B C D 18 东晋葛洪 抱朴子 审举篇 记载 灵 献之世 台阁失选用于上 州郡轻贡举于下 故举秀才 不知书 察孝廉 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表明当时察举 制 A 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 其弊端日益突出 C 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 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19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时说 必有大批应举人 远从全国各地集向中央 全国各地人才 都得有一次大集合 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 即全国各区域 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 洽的机会 不仅在政治上增添了其向心力 更于文化

8、上增添其协调力 钱穆强调科举制度 A 维护了社会公平 B 有利于专制统治 C 促进了文化融合 D 加强了民族团结 20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 144 年 梁王刘武薨 景帝 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 子彭离为 济东王 子定为山阳王 子不识为济阴王 梁国由此一分为五 封四侯 汉景帝的做法 4 A 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 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结束了郡国并存的局面 2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削弱地方 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 加强君权 选官 用官制度日趋公平 公正 公开 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B C D 22 明清时期 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点 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

9、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A 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B 明中叶后 大学士具有票拟资格 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 帝的批红 C 清初军国大事一般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D 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务 替皇帝起草谕旨 23 司马迁在 史记 中有一段叙述 诸侯稍微 大国不过十余城 小侯不过数十里 上 足以奉供职 下足以供养祭祀 以蕃辅京师 强本干 弱枝叶之势 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 所 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 否定了西汉的 推恩令 B 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 肯定了西汉的 推恩令 D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24 史记 周本纪 载 武王封 帝尧之后于蓟 蓟国都在蓟城 在今北京市区西南广 安门一带 约公元前 7 世

10、纪为燕国所灭 蓟国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A 定期朝见周天子 B 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当 C 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 不得世袭 D 周天子承认蓟国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25 吕氏春秋 立嫡子 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 争生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直接目 的是 A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 消除诸子矛盾 D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5 26 据 史记 载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逢明天子 人人自以为更生 据此 司马迁认 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生产生活有了安定的环境 27 唐朝诗人孟郊的 登科

11、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反映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28 清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相承 乾纲独揽 大权从无旁落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是 A 行省制的推行 B 丞相制度的废除 C 内阁地位的上升 D 军机处的设立 29 祖德流芳思木本 宗功浩大想水源 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 其对今天社会的 影响是 A 规范宗教仪式 B 传承中华传统 C 禁锢人们思想 D 阻碍社会进步 30 习近平强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下列 中国古代官职中 最早体现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的是 A 通

12、判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监察御史 二 非选择题 40 分 3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8 分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 公 侯 伯 子 男 凡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 公侯田方百里 伯七 十里 子 男五十里 礼记 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朝 则削 其地 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6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曰嫡子 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 嫡长孙一系 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称其为大宗 次子 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小宗 而次子 庶子的嫡 长子 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 其次子 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 形成一个庞大的 宗族网 小宗

13、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2 分 在这种制度下 诸侯的权力和义务如何 8 分 依据这两段材料 指出为什么周王先 贬其爵 后 削其地 2 分 2 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2 分 由材料可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 分 3 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2 分 3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4 分 7 1 图一反映了秦朝开创的哪两大政治制度 2 分 图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 分 图一 图二 图三图四 8 2 图三反映了明朝中央行政部门的什么变化 4 分 3 图四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 2 分 该机构的出现标志着什么 2

14、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2 分 33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8 分 材料一 汉兴之初 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于是剖裂疆土 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 百有余邑 尊王子弟 大启九国 藩国大者 夸州兼郡 连城数十 然诸侯原 本以大 末流滥以致溢 小者淫荒越法 大者睽孤横逆 以害身丧国 材料二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 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 考求前代之前典 立朝廷而建官府 辅相者曰 中书省 夫外之郡县 其朝廷远者 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2 分 其结果如何 2 分 2 材料二材料记载的是什么制度 2 分 这一制度的意义如何

15、2 分 9 2018 2019 高一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答案 一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D D D B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A A A C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C A D D D B B 31 1 分封制 2 分 每点一分 8 分 权利 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佂派赋役 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义务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因为分封制是按爵位高低赐给土地的 2 分 2 宗法制 2 分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2 分 3 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二者 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 2 分 32 14 分 1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2 分 三省六部制 2 分 2 废除丞相制 权分六部 后又设立内阁 帮助皇帝处理繁重的政务 4 分 10 3 清朝 2 分 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2 分 4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直至丞相制度被废除 2 分 33 8 分 1 封国制与郡县制并行 2 分 地方王国势力膨胀 威胁中央集权 2 分 2 行省制度 2 分 它的创立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