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 教案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12110778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 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学会尊重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3尊重他人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平等、尊重的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2、 能力目标: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尊严。3、知识目标:认识尊重的力量,知道如何做到尊重他人。重点知道如何做到尊重他人。难点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尊严。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故事:女王敲门2、 阅读与感悟:(1)维多利亚的丈夫为什么不愿意给她开门呢?(2)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 小故事:尊重的力

2、量2、 小小分享会:你也有过这种比较深刻的被别人尊重的感受吗?是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感受呢?3、 思维导图总结:尊重的力量4、 小提示: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推己及人,别人也希望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同样的体验。5、 讨论:(1)医生的病人在与他相处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2)当医生把每个病人都当作国王来对待时,他自己的地位降低了吗?为什么?(3)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尊重别人的?6、过渡语: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行为却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请用你的眼睛和心灵作相机,拍下生活中那些不尊重别人的场景,引以为戒。7、小活动:“不

3、尊重他人”快照(1)女子骂滴滴司机只配当牛做马(2)梅婷坐飞机脚踩椅背(3)清华大学博士要求对方改名字8、小小智囊团: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说一说怎样做到尊重他人?9、语言上:(1)小活动:尊重的话我会说(2)暖言暖语收集箱:在你的记忆中,让你感到自己被尊重的话语有哪些?收集这些话语,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小提示:语言可以体现尊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鼓励。10、行动上:(1)活动园: 你赞同黄凯的说法吗?(黄凯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黄凯征求班级同学和老师的同意也是对班级、对老师的

4、尊重。) 你对六(3)班的新班规有什么看法?(新班规当中上课迟到尽量不影响大家并下课后找老师说明,既尊重了同学又尊重了老师。) 要让新班规执行得更好,还需要哪些要素?(引导学生对新班规进行思考,知道新班规可能会导致大家不重视迟到这个现象,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才是更加尊重老师的行为,最终得出要尊重老师,就要严格做到上课不迟到,这是尊重老师最好的方式。)(2)尊重他人行为大赏: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尊重他人的行为、举动呢?(3)小提示:尊重他人不单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11、播放视频家有儿女:为什么夏雪她们的好

5、心帮助却让宫海那么生气呢?如果你是夏雪,你会怎么帮助宫海?12、阅读角:小小的善13、思考:从故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14、小提示: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15、试一试:面对以下情境,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维护好对方的自尊心?(1)爸爸的一名战友早年因为眼睛受伤而成了一名盲人,他今天来你家做客,你会(与盲人交往交谈,要把它当作是一个正常人,不要过度热心热情,声量不要故意放大)(2)班里转来了一名腿部有残疾但成绩特别好的同学,你见他每天上下楼梯特别艰难,你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但他却说不希望给你添麻烦(可以让他教自己学习,而自己也帮助他上下楼梯)16、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7、总结: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课堂小结每个人生而平等,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人人得到尊重,这是一个社会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总结提升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