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08199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关于先秦百家争鸣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法家学说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 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C. 墨家学说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 道家学说奠定了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基础2.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A. 自由性B. 广泛性C. 民主性D. 公正性3.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

2、.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 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4. 图片中的两位人物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 彻底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5. 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A. 中国第

3、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C.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D.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6.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们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此段文字出自()A. 朝鲜停战协定B.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C. 联合国宪章D. 中美建交公报7. 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这一现象表明()A. 科学进步的速度明显加快B. 科学进步决定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 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D. 工业革命受科

4、学进步的影响较大8.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人权宣言的发表为资本主义社会树立了立法规范B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C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了欧洲反法西斯第二战场D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实现统一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A. AB. BC. CD. D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 各国强大的军事实力B. 各国稳定的政局C. 各国发达的科技和教育D.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10. 如图年代标尺主题为“20世纪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A. AB. BC. CD.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5、3小题,共30.0分)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使中国的经济好像已经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 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我们及身而见的第二次大转型是它几乎是完全出于西人东来之后,对我们着着相逼的挑战 -尤其是军

6、事挑战。这一挑战揭开了近代中国国国耻国难和社会政治大转型的序幕,于是又哪个可耻的鸦片战争和随它接踵而来的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签订) -唐德刚晚晴七十年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二“我国历史上两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分别开始于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最初20年里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推动第二次社会转型的重大事件。并说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12. 中、美、俄在世界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国关系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俄为师”曾经代表了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潮中国近现代社会革命与

7、建设,在“以俄为师”中得到发展,也在“以俄为师”中经历挫折,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摘编自王垒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戒”举出20世纪20年代革命和50年代建设史实各一例,中国共产党人在“以俄为师”中经历挫折后,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走出了怎样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材料二 指出图中A阶段,中、美、苏三国正式开始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的史实。由C到D阶段,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新时期的中美俄关系不应该是你上我下的跷跷板,三方应该一起做加法,而不是减法,应该一起谋共赢,而不是零和。我们认为三方完全可以通过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来共同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义务,共同承担促

8、进全球发展的责任。 -2017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中美俄三方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13. 近代以来,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5世纪末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亚欧“整体”扩展到欧亚非美四大洲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变化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开启了从“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到“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速发展。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

9、发展,特别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材料三 材料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贏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材料一中“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促进各国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的因素。根据材料三中(a)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b)图所示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材料三中“地球在哭泣”说

10、明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共同难题?根据材料四指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需要坚持的核心理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具有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

11、家: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以此分析小学可知,A选项道家学说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选项观点增强,C选项法家说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选项法家学说奠定了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基础。 故选:B。本题以关于先秦百家争鸣的说法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五个没有”,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相关内容-科举制度。从中不难看出

12、,材料的核心,即体现科举制选官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性。可知: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科举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3.【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政党,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本题为基础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4.【答案】A【解析】左图信息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情景,右图为开国大典

13、,结合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发展,故A项正确。 B项只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影响不是二者的共同点,应排除。 C项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也不是二者的共同点,应排除。 D项只符合新中国的成立,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的史实。需要掌握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的共同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结合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分析即可。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对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C【解析】据“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可知,该电评论的是“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19

14、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中国成为了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故选C。本题以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为依托,考查两弹一星的知识点。解题需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两弹一星成就。6.【答案】D【解析】1979年1月1日,中美发表中美建立公报,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们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选:D。本题以“美利坚

15、合众国承认中华人们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为切入点,考查中美建交。本题以中美建交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7.【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前科学进步大部分来自大学科研教学机构,而工业革命后,主要来自伯明翰等这些工业城市的工厂,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 故选:C。本题以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现象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8.【答案】D【解析】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