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练习:第2章 第1节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21078992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练习:第2章 第1节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练习:第2章 第1节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练习:第2章 第1节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练习:第2章 第1节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练习:第2章 第1节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一节基 础 巩 固一、选择题1(2017深圳高一检测)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A)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2(2017海口高一检测)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A)AEAEBECEEBEAEBECCEAEBDEAEBECED3(2017成都高一检测)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D)ABCD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4(2017南通高一检测)美国研究人员将CO和氧原子附着在一种钉催化剂表面,用激光脉冲将其加热到2 00

2、0K,成功观察到CO与氧原子形成化学键生成CO2的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CO、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O2断键形成氧原子时需放出能量CCO与氧原子形成化学键生成CO2需要吸收能量DCO与氧原子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有电子转移5(2017南京高一检测)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B)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6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裂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

3、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A项,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B项,断裂化学键的过程会吸收能量,错误;C项,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错误;D项,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该过程是放热的,错误。7(2017宁德高一检测)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B)天然气煤炭石油太阳能风能氢能ABCD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不是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和氢能都是未来新能源,故选B。8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C)图a

4、图b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b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C图b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解析:图a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A错误;图b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则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B错误;图b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C正确;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没有关系,D错误。9(2017重庆高一检测)已知化学反应S(l)O2(g)=SO2(g),通常情况下,燃烧1 mol S液体生成

5、SO2气体放出293.23 kJ的热量。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1 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B1 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C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D1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 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解析:固体S转化为液体硫,需要吸热,1 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A错误;气体S转化为液体硫要放出热量,1 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B错误;硫的燃烧是放热反应,表示1

6、 mol 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 S(l)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D错误,C正确。10(2017合肥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不符合题意的是(A)X水水稀硫酸双氧水Y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ABCD解析: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这说明压强增大,则X和Y反应有气体产生或者二者混合后放热,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错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正确;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错误;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正确,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11(2017昆明高一检测)如图是某同学

7、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在盛有1.0 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试回答:(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_。(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O=Ca(OH)2。(4)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_CaO和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Ca(OH)2总能量_。(5)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

8、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否_(填“能”或“否”)。解析:(1)由于实验要通过装置中气压的变化来确定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实验装置要密封,为了确定装置是否密封,实验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气密性。(2)由于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是放热的,所以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将红墨水往右边压,故看到的现象为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溶液)会沿开口端上升。(3)CaO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4)氧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aO和H2O的能量之和大于Ca(OH)2的能量。(5)由于氯化钠和水不反应,混合时能量变化不明显,试

9、管内气体压强变化不明显,故看不到相同的现象。能 力 提 升一、选择题1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B)A淀粉类物质B水C脂肪类物质D蛋白质解析: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均可燃烧释放出热量,而水不能作为燃料,故不可能在人体中释放能量。2炎热的夏季里,能喝上一口冰镇饮料是非常惬意的事情。目前,一种人称“摇摇冰”的即冷即用饮料已经上市。所谓“摇摇冰”,是指吸食前将饮料隔离层中的制冷物质和水混合摇动能使罐中饮料冷却。若该制冷物质可以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它应该是(B)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固体氧化钠

10、D固体氢氧化钠解析: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强酸、强碱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强酸或中强酸对应的氧化物,如SO3、P2O5等与水反应时,也放出大量的热;强碱或中强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a2O、CaO与水反应时,也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3等质量的固态硫和硫蒸气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B)A前者多B后者多C相等D无法比较解析:硫在燃烧时,首先由固态变成气态,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气态硫的能量比固态硫的能量高,二者完全燃烧时,气态硫放出热量多。4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

11、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C)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解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两者通过得失电子能生成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的Na和Cl,Na和Cl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成NaCl,故A项正确;物质燃烧把化学能转化成热能,B项正确;氮分子内部存在很强的共价键,很难被破坏,所以化学性质很稳定,C项错;加热是破坏旧键,反应吸热还是放热还与新键形成

12、有关,故D项正确。5(2017临沂高一检测)下列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是(B)解析: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断键先吸收能量,总能量增大,然后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二、非选择题6已知各破坏1 mol 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36 kJ、391 kJ。计算1 mol N2(g)和 3 mol H2(g)完全转化为NH3(g)的能量变化理论值为_放出了92_kJ的能量_。解析:N2(g)与H2(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使1 mol NN键断裂需吸收946

13、kJ的能量,使3 mol HH键断裂共需吸收436 kJmol13 mol1 308 kJ的能量,因此使1 mol N2(g)和3 mol H2(g)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共需吸收的能量为946 kJ1 308 kJ2 254 kJ。而2 mol NH3(g)中含6 mol NH键,形成6 mol NH键出的能量为391 kJmol16 mol2 346 kJ。因此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2 346 kJ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2 254 kJ之差为92 kJ,即放出了92 kJ的能量。7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物质Cl2Br2I2H2HFHC

14、lHBrHI能量/kJ243193151436568432366298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A_。 AH2BCl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A_。 AHFBHClCHBrDHI(3)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Cl2_ 。解析:能量越低越稳定。在以上物质中,H2最稳定,所以自身能量最低;根据断键时所吸收的能量可知(2)中HF最稳定,断开化学键,所消耗能量越高,越稳定。8(2017邢台高一检测)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_放热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高_(填“高”或“低”)。(3)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热能_释放出来。(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低_(填“高”或“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