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习题 第二章 训练2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2107879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习题 第二章 训练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习题 第二章 训练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习题 第二章 训练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习题 第二章 训练2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习题 第二章 训练2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基础过关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D因为3O2=2O3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B电解Al2O3制取Al是吸热反应,则Al在O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C木炭在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D

2、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4. 某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化学反应X2Y=2Z的能量变化情况。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下降,液面乙上升。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其中正确的是 ()ABCD5在25 ,101 kPa下,1 mol的白磷(化学式为P4)完全燃烧放

3、出的热量比4 mol的红磷(化学式为P)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化学方程式分别为P4(s)5O2(g)=P4O10(s);4P(s)5O2(g)=P4O10(s)。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B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D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6. 向盛有50 mL 1.00 molL1 HCl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最高测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

4、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B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1.00 molL1CV50 mL时,混合液呈碱性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三、能源及其开发利用7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使用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含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8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2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此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储存起来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

5、室效应D在这一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9冰岛火山爆发再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备受青睐。下列不是氢能优点的是()A原料来源广B易燃烧,放出热量多C产物无污染D制取H2简单易行1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时达到高潮。奥运火炬采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B所有的燃烧反应都会释放热量C1 mol C3H8和5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 mol CO2和4 mol H2O所具有的总能

6、量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能力提升11阅读下面的叙述,回答有关问题。“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作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重要途径之一的“生物质能”,主要指用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古老的刀耕火种、烧柴做饭、烧炭取暖等粗放用能方式正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改变。(1)矿物能源是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全球仍主要处于化石能源时期。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生物质能(2)下面有关“生物质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B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C生物质能是解决农村能源的主要途

7、径D生物质能的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3)沼气是有机废弃物(树叶、秸秆、草类及垃圾、粪便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分解而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农村沼气池中发酵后的池底剩余物是很好的沤肥。下面有关结构中,错误的是()A沼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使用沼气作能源可以保护森林C使用沼气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D使用沼气是对化学能的充分利用122011年发射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有两个重大使命,一是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实现载人飞船定型。“神舟”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8、,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_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形成化学键_的总能量。.13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2)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在_中进行效果更好。(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

9、1盐酸与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用50 mL 0.5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4如图所示,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 Ba(OH)28H2O晶体,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小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 g 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写出有关反应的

10、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混合后呈糊状。呈糊状的原因是_。(4)通过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_(填“吸”或“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拓展探究15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答 案1D2.B3.B4.B5.D6.D7.D8.C9.D10.A11(1)D(2)D(3)C12(1)C2H8N22N2O42CO23N24H2O(2)放热大于吸收小于放出13(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保温杯(4)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 mol H和1 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偏小偏小14(1)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复分解(3)玻璃片上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有少许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