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2107791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综合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综合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综合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综合检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综合检测:题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综合检测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答案D2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

2、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数量增加,旅鼠和旅鼠的天敌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可推知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项正确;分析已知条件,此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可知这些生物的数量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均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B项正确;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受食物及天敌数量的影响,C项正确;旅鼠的天敌增多,使旅鼠数量减少,又影响其天敌数量并导致天敌数量减少,这种负反馈调节能维持

3、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3如图所示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以得出A、B之间是捕食关系,即B捕食A。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是可以相互传递信息的。4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ABCD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五个种群(A1、A2、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

4、链()A10条 B15条 C20条 D25条答案D解析由于A含有五个种群,则AD变为五条食物链,AB为五条途径,BE变为两条途径,BC变为两条途径,则变为52220条食物链,共有25条。6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代表绿色植物通

5、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b代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c代表动物同化的有机物,e代表绿色植物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在夏季,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上述去路外,还应有一部分留在植物体内即未被利用的有机物中。故abce。7(2014海南,16)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答案D解析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动植物残骸(包括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这些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重新回到生物群落,因此土壤微生物

6、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8.如图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假设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要使B获得能量最多,下列正确的是()AAB的传递效率为20%,AC的传递效率为20%BAB的传递效率为10%,AC的传递效率为10%CAB的传递效率为20%,AC的传递效率为10%DAB的传递效率为10%,AC的传递效率为20%答案A9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一个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间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A甲丙乙B甲乙乙丙答案C10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选项正确的是()A从生态学

7、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图中仅有5条食物链C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细菌在食物链中占据了若干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环节,因此不能算是营养级。图中的食物链只有一条,所有生物组成生物群落而不是生态系统。11(2014海南,17)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答案B解析由于一棵栎树可以为较大数量的昆虫提供食物,而第三营养级的每个个体都以大量昆虫为食,一只蛇也需要以较多第三营养级个

8、体为食,故数量金字塔中第二营养级大于第一、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大于第四营养级,B符合。1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答案C解析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752008751 250 kJ,A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5%,B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为作物提供了无机盐,但不能提高

9、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13关于生态成分中的生物部分的不正确叙述是()A生产者属自养型真核生物B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答案A14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固定一样多的太阳能,甲中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含有的总能量,下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答案A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消耗和散失的能量越多,因此甲生态系统的生物含有的总能量最高。1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

10、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林之间为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答案C解析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说明甲虫是分解者,故A、B、D均错误。16下面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生

11、态系统中的作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17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答案C解析小囊虫在发现榆、

12、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这种化学物质也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声波属于物理信息。1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撤尿标记自己的领地答案C解析孔雀开屏进行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19研究人员在甲、乙两个

13、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B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C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D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答案A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故无论哪种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根据题中信息,无法比较甲和乙中消费者的总能量。 2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

14、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A甲乙丁丙B丁甲乙丙C甲乙丙丁D甲乙丙丁答案A解析图中甲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85%,乙占7%,丙占6%,丁占2%,由此推知甲为第一营养级,乙、丙为第二营养级,丁为第三营养级。21下表是对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gm2)2.5013.309.800.28220.00下图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BCD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看出乙与丙为同一营养级(其能量不符合10%20%的传递效率),故其食物链为:戊乙甲丁丙,能量金字塔如图所示。图中两曲线为捕食关系,而从食物链中看出乙与丙不是捕食关系,而具有竞争关系(二者有共同的食物戊)。当除去甲与丁后,乙、丙大量繁殖,竞争加剧,可能有一个种群在竞争中被淘汰,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