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21077891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八 氨 硝酸 硫酸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错点一:氨的实验室制法【易错题典例】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答案】B【错因分析】以实验室制备氨气为背景,考查氨气的性质及实验原理,易错点:(1)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装置不熟悉,NH3和氧气的制备装置均为固体混合的大试管加热装置;(2)氨气性质主要体现在极易溶解于水且水溶液显弱碱性,则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检验氨气的试纸需润湿;(3)铵盐不稳定,但不是所有铵盐性质均相同

2、,其中硝酸铵受热分解易爆炸。【解题指导】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是解题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1)药品:铵盐(氯化铵)与消石灰固体混合物(2)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发生装置:固体+固体气体(同制氧气)实验注意事项:a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b固体药品要混合均匀,平铺试管底部; c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 d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块棉花团,但不能堵死; e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盛放固体的部位加热; f装置应不漏气,实验操作前

3、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 (4)净化装置:碱石灰(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物)(5)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6)验满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白烟)(7)尾气处理:用水或者酸液吸收(棉花团) 易错点二:氨的性质【易错题典例】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 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 【答案】A【错因分析】明确氨气是性质是解题关键,易错点:(1)喷泉实验原理不理解,极易溶解于水或易溶于某种溶液的气体均可设置成

4、喷泉实验,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2)结合元素化合价判断氨气的性质,氨气中氮元素为-3价,为最低价,体现氨气具有较强还原性,但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利用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备;(4)对制冷剂的原理不理解,是利用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降低环境温度,则氨气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解题指导】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氨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具体分析:A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气压差,利用大气压将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处形成喷泉;B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的元素化合

5、价升高,则元素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可以从化合价的升降角度来回答判断;C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微溶于水,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氨很容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为制冷剂。易错点三:硫酸的性质【易错题典例】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脱水性) C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氧化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 【答案】D【错因分析】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易错点:(1)吸水性与脱水性混淆,浓硫酸直接与水接触体现

6、其吸水性,浓硫酸与含H、O元素的物质接触体现其脱水性,如白纸上滴浓硫酸变黑体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增重,体现其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体现在能溶解活泼性较弱的金属如Cu、Ag等,还原产物为SO2,无氢气生成;常温下冷的浓硫酸使Al、Fe钝化,也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强氧化性的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H2S等。(3)浓硫酸遇水放热,注意稀释时是向水中加浓硫酸。【解题指导】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明确浓硫酸的三大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浓硫酸和稀硫酸的主要性质有: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密度大,沸点高,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

7、,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常见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 1.84gcm-3,沸点为338,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H2SO4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若将30%的H2SO4溶液与10%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20% 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或碱性气体反应 (4)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5)与某些盐溶液反应3.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

8、性,实验室里常利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还可吸收混在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部分结晶水 浓H2SO4可作某些不与其反应的气体、固体的干燥剂,同时不能暴露在空气中能够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等酸性或中性气体,而具有还原性的气体H2S、HBr、HI和碱性气体NH3则不能用浓H2SO4干燥另外在酯化反应中中,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可干燥的气体名称或化学式酸碱性状态浓H2SO4酸性液体H2、N2、O2、CO2、HCl、CH4、CONH3固体NaOH、生石灰,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碱性固态H2、O2、N2、CH4、C

9、O、NH3等CO2、SO2、HCl无水CaCl2中性固态除NH3外的所有气体NH3(2)脱水性指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生成水的性质浓H2SO4从有机物中脱下来的是氢、氧元素的原子,不是水,脱下来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例结合成H2O;对于分子中所含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有机物(如蔗糖、纤维素等),浓H2SO4使其炭化变黑,如:HCOOH CO+H2O(3)强氧化性常温下,Fe、Al遇浓H2SO4会发生钝化,但热的浓H2SO4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除金、铂外)、某些非金属单质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5、浓硫酸

10、和稀硫酸的鉴别从浓H2SO4和稀H2SO4性质的差异人手,可知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一: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H2SO4,反之则为稀H2SO4方法二:观察状态,浓H2SO4呈黏稠状,而稀H2SO4为黏稠度较小的溶液方法三:用手掂掂分量,因为浓H2SO4的密度较大 (1.84gcm-3,相同体积的浓H2SO4和稀H2SO4,浓H2SO4的质量比稀H2SO4大很多方法四: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气体,则为稀H2SO4;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H2SO4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 (浓H2SO4的脱水性)者为

11、浓H2SO4,另一种为稀H2SO4方法六: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为浓H2SO4(浓H2SO4的强氧化性),无现象的是稀H2SO4 易错点四:硝酸的化学性质【易错题典例】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右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现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B产生现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C产生现象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NO3)2【答案】D【错因分析】以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为背景,考查硝酸的性质,易错点:(1)对反应原理理解不透,浓硝酸溶解铜所得还原产物为NO2,但随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降低,稀硝酸溶解铜所得还原产物为NO;(2)氮氧化物性质混淆,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遇氧氧化为红棕色NO2,而NO2能溶解于水同时生成NO;(3)装置内压强的变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