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4曲线运动第02期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21077492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4曲线运动第02期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4曲线运动第02期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4曲线运动第02期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4曲线运动第02期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4曲线运动第02期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9安徽合肥二模)图示为运动员在水平道路上转弯的情景,转弯轨迹可看成一段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员始终与自行车在同一平面内。转弯时,只有当地面对车的作用力通过车(包括人)的重心时,车才不会倾倒。设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车所在平面平行B转弯时车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为C转弯时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一定为MgD转弯速度越大,车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越小【参考答案】BD【命题意图】此题以运动员在水平道路上转弯的为情景,考查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摩擦力及其相关知识点。【

2、解题思路】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车所在平面垂直,选项A错误;由mg=m,解得转弯时车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为v=,选项B正确;转弯时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一定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Mg,选项C错误;转弯速度越大,所需向心力越大,车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越小,选项D正确。【易错警示】解答此类题一定要注意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区别,静摩擦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2(2019河南安阳二模)小球甲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最终落在该斜面上。已知小球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落在斜面上时的位移为s,落在斜面上时的动能为Ek,离斜面最远时的动量为p。现将与小球甲质量相同的小球乙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n

3、1)沿水平方向抛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乙落在斜面上时的位移为 B小球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C小球乙落在斜面上时的动能为 D小球乙离斜面最远时的动量为【参考答案】BC3. (2019全国考试大纲调研卷3)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B 到

4、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将小球竖直上抛的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分运动上升阶段,随着小球竖直分速度的减小,其水平向西的力逐渐变小,因此水平向西的分加速度逐渐变小,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加速运动,故小球到最高点时水平向西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A错误;小球到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零,由题意知小球这时不受水平方向的力,故小球到最高点时水平分加速度为零,B错误;下降阶段,随着小球竖直分速度的变大,其水平向东的力逐渐变大,水平向东的分加速度逐渐变大,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减速运动,故小球的落

5、地点应在抛出点的西侧,C错误,D正确4(4分)(2019山东济南期末)将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30的斜面顶端水平抛出,落到斜面上,则到达斜面时的动能与平抛初动能的比值为()A2:1B7:3C4:3D【思路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抓住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关系得出竖直分速度和水平分速度的关系,结合动能的表达式求出落到斜面上时的动能。【名师解析】设物体平抛初速度为v0,初动能为;物体落到斜面上则有:解得;其竖直分速度为:vygt2v0tan30故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为:此时动能为:,故,故ACD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名师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

6、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关系得出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5. (2019辽宁沈阳一模)我国高铁技术发展迅猛,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知某路段为一半径为5600米的弯道,设计时速为216km/h(此时车轮轮缘与轨道间无挤压),已知我国的高铁轨距约为1400mm,且角度较小时可近似认为,重力加速度g等于10m/s2,则此弯道内、外轨高度差应为A. 8cm B. 9cm C. 10cm D. 11cm【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要使火车安全通过弯道,则火车拐弯时不侧向挤压车轮轮缘,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列式求解

7、;由题可知:半径,时速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题意得,而,联立得:,故B正确,ACD错误。【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单位的统一。6(2019南昌模拟)在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套圈”,如图所示是“套圈”游戏的场景。假设某小孩和大人从同一条竖直线上距离地面的不同高度处分别水平抛出两个小圆环,大人抛出圆环时的高度为小孩抛出圆环高度的倍,结果恰好都套中地面上同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大人和小孩所抛出的圆环A.运动时间之比为94B.速度变化率之比为49C.水平初速度之比为23D.落地时速度之比为32【参考答案】C

8、【命题意图】本题以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套圈”切入,考查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及其相关知识点。【解题思路】根据平抛运动规律,h=,t=,大人和小孩所抛出的圆环运动时间之比为32,选项A错误;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g,由g=,可知大人和小孩所抛出的圆环速度变化率相等,即速度变化率之比为11,选项B错误;由x=vt,大人和小孩所抛出的圆环水平初速度之比为v1v2=t2t1=23,选项C正确;圆环落地时的竖直速度v=gt,落地时竖直速度之比为32,落地时速度之比不是32选项D错误。7(4分)(2019山东济南期末)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弧形容器,容器两端A、C在同一高度

9、上,B为容器的最低点,圆弧上E、F两点也处在同一高度,容器的AB段粗糙,BC段光滑。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从容器内的A点由静止释放后沿容器内壁运动到F以上、C点以下的H点(图中未画出)的过程中,则()A小球运动到H点时加速度为零B小球运动到E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和F点时大小相等C小球运动到E点时的切向加速度和F点时的大小相等D小球运动到E点时的切向加速度比F点时的小【思路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和功能关系分析速度和加速度。【名师解析】H为光滑圆弧上的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小球在AB粗糙,运动过程机械能减小,BC光滑,运动的过程机械能守恒,所以同一高点速度大小不同,所以向心加速度不同

10、,故B错误;根据受力分析知在AB弧受摩擦力,BC弧不受摩擦力,切线方向BC上的合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切线方向加速度E点加速度较小,故C错误,D正确;【参考答案】D【名师点评】本题需要注意的是E、F的速度问题,注意AB段粗糙,BC段光滑所引起的速度不同。8.(2019高考仿真模拟4)太极球是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将太极球(拍和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O等高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A在C处板对球施加的力比

11、在A处大6mgB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C球在最低点C的速度最小值为D板在B处与水平方向的倾角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参考答案】BD【名师解析】设球运动的线速率为v,半径为R,则在A处时: 在C处时:由式得: ,即在C处板对球所需施加的力比A处大,故A错误;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时刻变化,故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球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即球在最低点C的速度最小值为等于在最高点最小速度,根据,得,故C错误;根据重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即,故,故板在B处与水平方向倾斜角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故D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向心力公式的应用,重点要对物体的受力做出正确的分析,列式即

12、可解决此类问题。9.(2019四川天府大联考5)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P点相遇,若仍然同时将两球水平抛出,只是抛出的速度均增大一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所需时间、相遇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点与P点重合B. ,点与P点重合C. ,点在P点正上方D. ,点在P点正下方【参考答案】C【名师解析】两球同时水平抛出,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所以两球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当A、B两小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抛出时,有:;当两球的速度均增大一倍时,有:。对比可得:,则点在P点正上方。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两球均做平抛

13、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抓住两球水平位移之和不变,结合初速度的变化得出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求下落的高度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二计算题1.(12分)(2019高考仿真模拟5)如图所示,半径R0.40 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0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 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加速度a3.0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s4.0 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取重力加速度

14、g10 m/s2)。(1)小球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A,C间的距离。【名师解析】(1)小球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v2as解得vA5 m/s。 (2分)(2)如果小球能够到达B点,设在B点的最小速度为vmin,有mgm 解得vmin2 m/s。 (2分)而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2Rmvmv解得vB3 m/s。 (2分)由于vBvmin,故小球能够到达B点,且从B点做平抛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解得F1.25 N,(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25 N。 (1分)(3)在竖直方向有2Rgt2,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