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检测题:(九)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21077073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检测题:(九)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检测题:(九)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检测题:(九)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检测题:(九)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检测题:(九)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九)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多选)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了()A原子核是可分的B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错误的C原子是由均匀带正电的物质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D原子中的正、负电荷并非均匀分布解析:选BD粒子散射实验并非证明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而是证明了组成原子的正、负电荷在原子内部是如何分布的,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子内部的正、负电荷并非均匀分布,证明了“枣糕模型”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D。2(多选)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关于选用金箔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B金原子核不带电C金原子核质量大,被粒子轰击后不易移动D金这种材料比较昂贵解析:选AC粒子散

2、射实验中,选用金箔是因为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粒子很容易穿过,A 正确。金原子核质量大,被粒子轰击后不易移动,C 正确。金核带正电,B 错误。选用金箔做实验与金这种材料比较昂贵没有任何关系,D项错误。3在粒子散射实验中,我们并没有考虑电子对粒子偏转角度的影响,这是因为()A电子的体积非常小,以致粒子碰不到它B电子的质量远比粒子的小,所以它对粒子运动的影响极其微小C粒子使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相互抵消D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所以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外力为零解析:选B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 300倍,电子虽然很小,但数量很多,粒子仍能碰到,影响微乎其微。选项B正确。4(多选)用粒子撞击金

3、原子核发生散射,图1中关于粒子的运动轨迹正确的是()图1AaBbCc Dd解析:选CD粒子受金原子核的排斥力,方向沿两者的连线方向,运动轨迹弯向受力方向的一侧,A、B均错误;离原子核越近,粒子受到的斥力越大,偏转越大,C、D正确。5(多选)如图2所示,表示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个粒子经过原子核的情景,虚线a、b和c表示原子核形成的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a、b和c,abc,一个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图2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小解析:选A

4、C从K到L时,库仑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大于90,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选项A、C正确。从L到M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B、D错误。6(多选)关于粒子散射实验及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有荧光屏的显微境可以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移动B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C荧光屏只有正对粒子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才有闪光D使粒子散射的原因是粒子与原子核发生接触碰撞解析:选AB为观察粒子穿过金箔后在各个方向上的散射情况,显微镜必须能在水平面内各个方向上移动,故A正确;荧光屏上的闪光是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引起的,并且在各个方向上都能观察到闪光,故B正确,C错;

5、粒子散射的原因是粒子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D错。7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角速度是多少?电子绕核的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I是多少?(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静电力常量用k表示)解析: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是库仑力,因为m2r,所以;其运动周期为T,其等效电流I 。答案: 8已知金原子序数为79,粒子离金原子核的最近距离约为21014m,则;(1)粒子离金原子核最近时受到的库仑力是多大?(2)粒子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3)估算金原子核的平均密度为多少?(已知q2e,m6.641027kg,MAu3.31025 kg)解析:(1)根据库仑定律得:Fkk,代入数据得:F9109N91.008 N。(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s21.371028 m/s2。(3)粒子离金原子核最近的距离约等于金原子核的半径,体积为Vr3,金原子核的密度约为,代入数据解得:9.91015 kg/m3。答案:(1)91.008 N(2)1.371028 m/s2(3)9.91015 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