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上传人:实**** 文档编号:121077025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期中语文质量监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 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一(20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其中(1)、(5)两题还需填写相关诗句的出处或作者。(11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 )(2)汉文有道恩犹薄,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人迹板桥霜。 ( 商山早行)(6)千门万户曈曈日, 。 (王安石元日)(7)但愿人长久, 。 (苏

2、轼水调歌头)(8)2018年10月31日,金庸先生逝世,各方人士纷纷缅怀。金庸先生的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他的作品中始终流露着以家国为先的崇高情怀。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2.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以梦为马,诗书趁年华”。(3分)以梦为马,诗书趁年华 3.阅读嘉宾发言稿,完成题目。我是多么感谢上天,在我少年时,就将诗歌恩赐给我。多年来,我虽一直颠沛、窘困、卑微,但内心却一直拥有中正、高尚以及尊严,并借助诗歌的翅膀,一次次地从有限的、阴hu( )的现实生活中脱出、飞离,抵达了无限、光明和温暖。( A )外部生活的动荡、搅拌、磨砺等不由我,( B )上天对我仍是厚爱的。在这样黯

3、然沉郁的生活之暗中,他始终从高处用一缕光明照耀着我、引领着我、濡( )养着我,并小心地保住了我的一切我的诗歌梦想、我的浪漫天性、我的对于广mo( )的自然、对于浩瀚星空的向往和伫( )望(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阴hu( ) 濡( )养 广mo( ) 伫( )望(2) 在A、B两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指出其所属的复句类型。(2分)A B ,该句所属的复句类型为: 。二(50分)(一)阅读现代诗,完成45题。(9分)4.阅读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按要求答题。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

4、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1) 你将为大家朗读这首诗,诗中第三小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说说理由。(3分) (2) 活动掀起了同学们创作的热潮,请你仿照第二小节,续写一个诗节。(3分) 5.下面是小杰同学分享的一段艾青诗选阅读感悟,请你帮他把话说完。(3分)我最喜欢艾青诗选中的一首短诗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

5、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艾青诗歌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绘画是要考虑色彩搭配、点线面结合和意境氛围营造的,而这首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大家看: (二)阅读古文选段,完成69题。(15分)(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乙)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6、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以上选自苏轼石钟山记)(丁)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

7、事实也。 (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注】郦元:即郦道元。 窾坎(kun kn)镗鞳(tng t):击物声。 噌(chng )吰( h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6.给下面句子添加标点。(2分)石 之 铿 然 有 声 者 所 在 皆 是 也 而 此 独 以 钟 名 何 哉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上面四个文言选段针对石钟山名的由来提出了哪几种看法?用自己的话说说。(4分) 9.将这四个文言选段的内容组合成课文怀疑与学问的事实论据。(3分) (三)阅读敬业与乐业,完成1013题。(13

8、分)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

9、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

10、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

11、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

12、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