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075919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提倡“德治”“仁政”,墨子倡导“非攻”“尚贤”,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A创建全新思想体系 B谋划政治统治策略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 D顺应时代变革潮流2儒家学术研究中,对五经原文的注释称为“传”,后世对“传”加以注释称为“注”,对“注”进行阐发称为“疏”,此外还有“正义”、“集解”等多种解释方式。这表明儒学A注重传承并不断发展 B是统治人民的工具C流派众多,各有侧重 D兼容并包,内涵丰富3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

2、月辛丑晦,日有蚀之。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据此可知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功能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D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4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

3、化与需要5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D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6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该理学家A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 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 D强调探寻

4、事物的真理7当代一些学者特别推崇王阳明的一句话:“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他们对阳明心学的关注焦点在于A“致良知”的理想 B“知行合一”的主张C儒家道统的文化传承 D解放思想的历史作用8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C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D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9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

5、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10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他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其说明1860年代A华夷观念已经开始被打破 B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并实施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D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11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

6、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D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12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论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C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131905年,陈独秀指出:“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据此判断,他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A改

7、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B启蒙民众,以求救亡图存C实现社会教化,适应革命思潮 D号召思想革命,指导新文化运动14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李大钊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A倡导多元文化观念 B盲目追求西方文化C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D担忧西方文化冲击1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8、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16孙中山宣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时“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孙中山的论述最有可能出现于A同盟会宣誓誓词中 B临时约法中C国民党一大宣言中 D民报发刊词中17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 B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C批判人是万物的尺度 D初具理性主义的精神18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

9、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A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B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C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19他们最先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他们”重视“世俗文化”主要在于A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B传统文艺成就辉煌C资产阶级比较保守 D宗教

10、势力垄断教育2016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这说明宗教改革A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C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 D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2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这反映出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

11、系统的说明22卢梭认为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这表明卢梭A否定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主张人民直接拥有立法权C推崇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D批评英国革命的不彻底性23法国启蒙思想家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创作并发表了许多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启蒙思想家的所为意在A弘扬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B矛头直指欧洲君主制度C摧毁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D动员群众构建理性王国24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安排了人类与

12、整个动物生活有关的证据,断定“如果有谁不愿意像野蛮人那样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支离破碎的,那他就不再能相信人类是一个单独的创造行为的成果”。达尔文旨在A否定了神创造世纪的理论 B论证自然选择法则的科学性C强调生物界各物种的联系 D反映了生物学取得显著成就25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材料中的描述应该出现在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中期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

13、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城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遭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材料二 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

14、离不弃、相铺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7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顺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