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07481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普通班)(解析word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期末历史 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如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百家争鸣思想学派强调在中国长期存在,墨家失传较早,影响较小,故C排除; 其思想中强调个人休养的是儒家和道家,法家强调法律对人的管理作用,故D排除;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对政治影响时间最长,材

2、料中提到在中国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故排除A; 道家的无为思想在古代西汉初期在政治上有过重要影响,促进了西汉初期的经济恢复发展,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判定了坚实的基础,故B符合。 故选:B。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要求了解百家争鸣中各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并了解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辨别能力,关键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确记忆,其次在本题的解题中注意运用排除法比较好。2.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C. 封国威胁

3、了专制皇权D.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以德教化民众”“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以看出是儒学与法学的并用。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君相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到封国,故C项错误。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特点的理解。3.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黄老之学B. 佛学C. 程朱理学D. 陆王心学【答案】C【

4、解析】A、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故错误; B、材料中反映的是程朱理学对气节塑造,与佛教无关,故错误; C、程朱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气节有重要影响,故这种气节反映的是程朱理学,故正确; D、陆王心学强调的是关注本心、知行合一的观点,与材料叙述的气节不符合,故错误; 故选:C。本题以文天祥的千古绝唱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程朱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气节知识点的理解。本题考查对程朱理学知识点的把握,在解答题目时,要掌握程朱理学对中华民族气节塑造知识点的把握。4.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 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 受西

5、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三大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的是程朱理学的空谈。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是对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发展,宋明理学也包含了仁政这一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故B项正确。 他们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故排除A项。 三人思想早于西方启蒙思想,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尚未传入中国,故排除C。 D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叛逆,是批判,他们的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故排除D。 故选:B。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经

6、济:商品经济发展,资义萌芽产生(根源)。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黑暗,封建制度没落。思想:理学走向极端,八股取士,文化专制;西学东渐。阶级:工商阶层壮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5.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说的是()A. 泰勒斯B. 普罗泰格拉C. 苏格拉底D. 亚里士多德【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使得哲学成为一门科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A项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排除。 B项

7、思想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排除。 D项强调真理高于一切,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需要掌握苏格拉底思想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结合苏格拉底思想及其影响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苏格拉底思想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某一运动,使得“地方世俗政府的智力权威取代天主教会的权威”,使欧洲有80所大学从国际性大学变成了国内大学。这一运动是()A. 文艺复兴B. 宗教改革C. 启蒙运动D. 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主要提倡人性,反

8、对禁欲,与“世俗权力”无关,故A项排除; 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使地方世俗权力摆脱了天主教的束缚,与题意一致,故B项正确; 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它反对封建专制,与题意无关,故C项排除; 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是以推翻封建专制为主要目的,世俗的封建政权也是其革命的对象,与题意不一致,故D项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宗教改革,解题时首先据材料信息“地方世俗政府的智力权威取代天主教会的权威”,即世俗权力摆脱了天主教权利,然后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核心内容分析归纳即可。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德意志的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

9、动,它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加强都起了一定的作用。7. 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其“具体办法”是()A. 自由平等学说B. 理性至上学说C. 民主共和学说D. 三权分立学说【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孟德斯鸠反对君主暴政具体方法是三权分立的学说。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孟德斯鸠的观点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孟德斯鸠的观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8.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知识,萌

10、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A. 服务小农经济B. 神化统治阶级C. 服务祭祀活动D. 战胜自然灾害【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材料中的“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可知,当时人们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故BCD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两汉时期: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

11、的科学解释。 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宋元时期: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9.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

12、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C【解析】A选项认为儒释道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宗教,小说传播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就是传播宗教思想,材料片面的理解,因为儒家思想不不属于宗教思想。 B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小说冲击封建等级观念,而主要是说,他满足了士农工商妇女儿童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C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促成了小说这种世俗文学形式的繁荣。小说成了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材料说明的正是这一点。 D材料的意思是指小说是儒释

13、道以外的又一宗教,是把四者并立而论,并没有体现出小说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整合。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的基本史实,重点考察小说产生的背景,和体现的时代特征。解答本题应理解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思想文化的繁荣是由社会现实所决定的。思想文化反映社会现实,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汉朝的赋,唐代的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当时社会现实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10. 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A. 山水画B. 文人画C. 宗教画D. 风俗画【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画到精神

14、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可知,反映的是该绘画的特点是注重意境,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属于写意画,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需要掌握文人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文人画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1.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对应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

1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B.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C. 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解析】根据“当旧的范式就取代了它”可知新范式要能够解释旧范式不能解释的新事实。相对论研究的是宏观领域,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领域, 两者不存在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并且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量子理论,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要早,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达尔文的进化论发展了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万有引力定律发展了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本题考查相对论和量子论,具体考查对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理解。本题考查对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理解,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相对论提出的背景、广义和狭义相对论的内容、意义。12.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