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070833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关于木兰诗作者及乐府诗研究1作者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但宋代黄庭坚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又有认为,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

3、,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2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诗”,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

4、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课文研究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这首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诗歌热情歌颂木兰,也赞扬古代勤劳的劳动妇女,抨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过着和平安定、从事劳动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第

5、三部分是立功归来。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最后决定代父从军。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第四段,概写木兰多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征战的神速,夸张地描写了木兰万里迢迢

6、,奔往战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的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胜利回朝,面对再高的赏赐,木兰还是决定辞朝回家,可见女子之心还在家啊。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写亲人迎接木兰的忙碌,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回家后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

7、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诗歌剪裁得当。详写出征前的思想活动、准备和征途中对亲人的思念,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归家后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和喜悦心情,而十二年的戎马生涯只用六句。这是因为诗的重点不是讴歌木兰血战沙场、克敌建功的勇武,而是要表现歌颂木兰深明大义、勇于献身、不慕功名、热爱家乡的高尚品格。此外,诗歌的语言也有特色:1口语化。木兰诗中许多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通俗、易懂,如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等。这些诗句口语化很明显,朴素平实,亲切自然。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木兰诗共六十二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达十余种。有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有对偶:

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有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有排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有复沓:“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有反问:“安能辨我是雄雌”;有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顶真:“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如此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3全诗用了不少铺排手法的句式,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等句,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丰富人物的情感,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木兰诗的语言丰富多彩,流畅明快,突出了民歌的特点,成为

9、被人们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歌。三、教学目标1能疏通文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疏通文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难点: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五、教学过程(一)知识积累1导入讲古代女英雄故事引入课题木兰诗2介绍木兰及乐府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

10、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诗”。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二)诵读感知1朗读课文,感受诗歌语言美、节奏美(1)听录音朗读,并要求注意听清字音,听准节奏军书十二卷 戎机 扶将 姊 旧时裳(2)学生自读、点名范读,学生评价幻灯片出示朗读指导: 第一段:哀愁无奈第二段:“愿为”两句坚决的态度第三段:“东市”四句:急骤跳跃,活泼明快 “旦、暮”重读,上下句之间要读得似断实连。“不闻、但闻”重读,两句要前轻后重,读出对亲人的眷恋之情。第

11、六段:第一句,热烈欢快“开、坐、脱、著”这些动词要读得响亮,极力表现喜悦之情 “同行”两句要读出惊喜之情。第七段:赞美之情。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解释画线字词的意思木兰当户织惟闻女叹息可汗大点兵 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但闻黄河流水胡骑鸣啾啾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出郭相扶将著我旧时裳 对镜帖花黄 安能辨我是雄雌(2)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A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E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以上练习让学生先做,然后再发言,最后教师补充说。教师要明

12、确告诉学生:第D、E句是用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有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的修辞手法,翻译时为了不破坏原有的诗味,所以直译。(3)学生质疑3整体感知(1)这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这首诗主要有哪几个情节?(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明确:(1)代父从军缘由、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十年征战生活、还朝辞官、还乡与亲人团聚。(2)歌颂木兰、歌颂女英雄(三)比赛朗诵(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2积累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古今异义 :爷 走 但 户 一词多义: 市: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 六、板书设计: 木兰诗 (乐府诗)情节: 人物(木兰)代父从军(缘由、准备) 十年征战生活 还朝辞官 还乡与亲人团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