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069646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7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易错题(物理部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如图甲所示 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 R0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 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 移动滑动变阻器 得到在不同电流下的U1 I图线和U2 I图线 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中 错误的是 A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 电压表V1的示数U1增大 电压表V2的示数U2减小 B 电源电压U 4 5V 图中 AQ表示U1 I图线 OQ表示U2 I图线 C 在U 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Q点相交 此状态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阻 值是0 D 定值电阻R0的阻值1 25 2 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9V不变 电流表的量程为0 0 6A 电压表的量程 为0 3V 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

2、 10 0 5A 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 为 40 1A 闭合开关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 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R1消耗最大功率为0 9W B 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 为0 3A 0 5A C 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8 20 D 电路消耗最大总功率为4 5W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将不 变 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 值为20 电压表按接入电路的量程 0 3 V 电流 表接入电路的量程 0 0 6 A 当开关S闭合 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P自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 有下列几种说 法 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电压表的

3、示数变大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 2A 0 6A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2V 6V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1 2W 1 8W A 只有 正确 B 只有 正确 C 只有 正确 D 只有 正确 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 关S 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 电压表的示 数为4伏 当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b端时 电压表的 示数变化了2伏 此后15秒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 为60焦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10伏 B R1的阻值为18欧 C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欧 D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4 3 5 在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

4、为3 0V L1 L2 L3为三个相同规 格的小灯泡 这种小灯泡的I U曲线如乙图所示 开关闭合后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的电流的2倍 B 灯泡L1的电阻为 7 5 C 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 48W D 灯泡L3消耗的电功 率为0 30W 6 如图所示是一种研究导电液体导电性能的装置 其主要部分是由一端开 口的圆柱状金属管 电流表和电源组成 图中竖直放置的金属管的长度 为1 2m 开关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1 2A 灌满某导电液体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2 4A 如果电流表的示数为1 6A 则管中灌入的这种导电液体的高度 为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A 0 4 m

5、 B 0 6 m C 0 8 m D 1 0 m 7 如图所示 电源的输出电压恒定不变 现 将一个灯泡L接在离电源很近的AB两点时 灯泡L消耗的功率为25W 若将灯泡L接在 离电源较远的CD两点时 灯泡L消耗的功率 为16W 则输电导线AC BD上消耗的功率为 A 4W B 2W C 4W D 9 W 8 如图所示 将一个小球从h高处以相同的速度抛出 一次斜上抛 沿a 运动轨迹落地 另一次水平抛 沿b 运动轨迹落地 不计空气阻 力 关于小球落地时动能的大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沿a轨迹大 B 沿b轨迹大 C 沿a b轨迹一样大 D 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 9 如图所示 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 物体

6、从静止开始滑动 沿传送带从 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 则当皮带轮转动 传送带斜向 上匀速运动时 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 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 所需时间为 A 5分钟 B 大于5分钟 C 小于5分钟 D 无法确定 10 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 环上有两个质量 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 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 环圆心等高时 每个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 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2 2 11 面积很大的水池 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 质量为m的正方体均匀 木块 开始时木块静止 如图甲所示 现用力F将木块匀速下压 运动 时 F随深度H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

7、 正确的是 A 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为水的 B 在木块匀速下沉过程中 F最大值是 C 木块开始下沉到恰好浸没的过程中 重力对木块做功是 D 木块开始下沉到恰好浸没的过程中 F对木块做的功 是 12 悬空的磁环 实验中 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 中间的塑 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 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 它们之 间的距离为h1 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 当丙悬空并静止后 甲 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 乙 丙之间 的距离为h3 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则h1 h2 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 h1 h2 h2 h3 B h1 h2 h2 h3 C h1 h2 h2 h3 D h1 h2 h

8、2 h3 13 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 男演员从甲 处用力向上起跳 落下后踩在翘翘板的a端 能把站 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 由于存在阻力 故 A 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 B 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C 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D 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 14 如图所示 用力F使杠杆保持平衡 当力F由A位置 移至B位置时 杠杆仍然保持平衡 则力的大小变化 情况是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由小变大 D 由大变小 15 如图所示 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 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 0 2m s

9、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 物体B重1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5N且不变 若不计轮重 弹簧测力计重 绳重和轴摩擦 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7N B 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 4m s C 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 8W D 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 8J 16 如图 甲 所示 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 水平向左的拉力 F1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以3m 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 乙 所 示 保持拉力F1不变 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 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 1m 若不计滑轮 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 则 A 物体向左运动时 拉力F1的功率P1 30W B 物体向右运动时 物体

10、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 10N C 物体向右运动时 拉力F2 10N D 物体向右运动时 拉力F2所做的功W2 40J 17 一个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个小孩都要过一道5m宽 的水渠 成人从左岸到右岸 而小孩从水渠右岸到左 岸 两岸各有一块4m长的坚实木板 他们想出如图所 示的方式过渠 请分析在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叠 交距离的情况下 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过渠 小孩的体重不能轻于 A 100N B 200N C 300N D 400N 19 小敏利用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 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的性质 设计了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装 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 a 所示 电源 电流表 定值电阻和压 敏电阻由

11、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 电路 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 定在绝缘小车上 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缘球 压敏电阻不受力 时 电流表示数为I0 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 如 图 b 所示是某次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 有关该次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 0到t1时间内 小车速度变大 B t1到t2时间内 小车速度不变 C t2到t3时间内 小车速度变大 D t3到t4时间内 小车速度变小 20 如图所示 用200N的拉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向 左运动 A与滑轮相 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擦力的4倍 若不计滑轮重 绳重及滑轮装 置摩擦 则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N

12、21 如图所示 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电阻R1的阻值为2 闭合开关S 当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点时 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 电压表V2的示数为 10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点时 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 电压表V2的 示数为11V 则电阻R2的阻值是 22 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L是标有 6V 3W 的小灯泡 定值电阻 R 10 当S S2闭合 S1断 开 且P位于a端时 电路消耗的功率为3 6W P位于 b端时 电路消耗的功率为0 72W 设灯泡电阻不 随温度变化 电源电压为 V 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是 要使电路的总功率最小且电 流表的示数不为0 请指出开关S S1 S2的断开 闭合情况和滑片P的 位置 电路最小功率是 W 保留两位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