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04894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新课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第 4 4 课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 推进新课 一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6 17 土地制度演变这一目 板书 一 土地制度演变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1 1 请概述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 师生互动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板书 1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过程评价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 农业尚处于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时期 人类过 着原始共产主义

2、的生活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我国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分别是这一时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 四五千年 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共产主义逐步被以家 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所取代 私有制 贫富和贵贱分化 阶级和国家随之产生 我国大汶 口文化中晚期和传说中的炎帝 黄帝 尧 舜 禹时期就反映了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面 貌 板书 2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 小雅 北山 材料二材料二 六尺为步 步百为亩 亩百为夫 夫三为屋 屋三为井 井

3、方一里 是为九夫 八家共之 各授私田百亩 公田十亩 是为八百八十亩 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出入相友 守 望相助 疾病相救 民是以和睦 而教化齐同 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 民受田 上田 夫百 亩 中田 夫二百亩 下田 夫三百亩 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 休一岁者 为一易中田 休二岁 者 为再易下田 三岁更耕之 自爰其处 农民户人已受田 其家众男为余夫 亦以口受田 如此 汉书 食货志 农政全书 所绘 屋三为井 的示意图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2 2 阅读以上材料 你得到哪些信息 自主学习 1 材料一清楚地表明 西周井田制实际上就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所有的 土地都归国王所有 2 自主学习 2 从材料一中可知 井田制

4、与西周分封制是紧密相连的 西周各级统治者正 是通过分封制才获得数量不等的土地 然后把受封土地按照一定亩数划分为井田 受田贵族 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 不能自由买卖 并要向上级贵族交纳贡赋 从这一角度讲 井田制实 际上是西周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自主学习 3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 井田制是对奴隶社会土地制度的一种形象称呼 从 形状看 西周井田制是九田一井 一井又分为一区公田和八区私田 其中八区私田是分给劳 动者即奴隶和平民耕种的 一井中田与田之间是沟洫纵横 阡陌交错 类似于一个个的 井 字 故称 井田 过程评价 井田制开始于夏商时期 盛行于西周 到了春秋时期就逐渐瓦解了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3 3 井田制为

5、什么到春秋时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大家探讨一下 师生互动 思考 1 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答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考 2 直接因素是什么 回答 私田的开垦 思考 3 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回答 公元前 594 年鲁国的初税亩 无论公田 私田都要按亩纳税 这实际上承认了土 地私有的合法性 标志着井田制瓦解 在井田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缺口接二连三地被打开 井田制的瓦解崩塌就是必然的趋势了 思考 4 井田制瓦解引来了什么变化 回答 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国有变私有 阶级关系的变化 奴隶主变地主 奴隶 变佃农 方式的变化 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 过程评价 土地的个人私有制发展使新

6、兴地主的经济势力越来越大 他们要求发展封建 经济 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开展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 秦国商鞅变法 为田开阡陌封疆 推行土地个人私有制 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至此 井田制彻底瓦解 板书 3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师生互动 多媒体课件展示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时期 特点 内容 影响 战国时期 土地制度 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发 展 各诸侯国进行变法 尤其 是秦国商鞅变法 确立封建制 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确立 在我国延续 2000 多年 三国时期 屯田制 军屯 民屯 保障军粮供应 使北 方农业生产得到恢 复和发展 北魏 将百姓原有土地作为政府授田 将政府掌握的荒地和部分官田

7、 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农民占 有田地有最高限额 百姓须缴 纳租税和承担徭役 兵役 北方农民的生产和 生活相对稳定 开荒 增多 经济逐渐恢复 隋朝和唐朝前期 均田制的 出现 发展 和瓦解 推迟服役年龄 甚至可以输绢 代役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 间 促进农业的发展 3 随着土地兼并和土 地买卖的频繁 加上 安史之乱 均田制逐 渐瓦解 明朝后期 阻碍农业 发展 土地高度集中 明末农民大起义中 农民军提出 均田免 粮 的口号 封建土 地制度成为农业生 产发展的桎梏 师生互动 边讲解 边填表 过程 1 从战国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 下 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剥削关系成为一种主要

8、的社会关系 2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过程中 曾经出现过屯田制和均田制 中国自北魏到唐 前期实行均田制度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4 4 均田制的实行发挥了什么作用 带来了什么后果 1 均田制的实施 有利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稳定 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 因而 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 均田制的实施 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制较前剥削有所减轻 均田制有利于依 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 转变为国家编户 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农人数大大增多 保证赋役 来源 从而增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 均田制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兼并 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 均田 制无法继续推行而逐渐瓦解 过程评价 随着人口

9、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 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 能够授田 的土地越来越少 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土地授田实际上已不能实行 德宗建中元年实行 两税法后 均田制终于废弛 到唐后期与宋代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5 5 土地兼并会导致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1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土 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 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 影响到中央集权的 加强 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引发农民起义 危及王朝的统治 3 自耕农破产成为佃民 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历史情境剧 一位

10、北魏农民与一位唐代农民穿越时空的对话 参见 备选设计 3 明朝后期 土地高度集中 农民纷纷丧失土地 加之天灾连年和租税沉重 酿成 明末农民战争 均田免粮 口号的提出 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说明封建土地所有 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过渡 刚才同学们已经提到了 农民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也是封建政权 稳固的主要前提 那么封建政权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稳定农民这一群体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第二目 重农抑商 板书 二 重农抑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7 18 重农抑商 这一目 思考 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的目的 过程及影响 过渡 如前所述 农民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也是封建政权稳固的主

11、要前 提 因此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4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6 6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究一下 重农抑商 政策演变的过程 1 商周时期 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 支持商业的发展 但后来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 劳动力等现象 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2 战国时期 重农抑商 政策崛起 商鞅变法中就有许多 重农抑商 的政策措施 如制止弃农经商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实行盐铁专卖等 3 西汉武帝时 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4 明清时期 依然固守 重农抑商 的政策 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7 7 重农抑商 政策的具体措施 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

12、作用 分析引导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时期 小农经济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而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 与农耕经济和政治集权的需要相矛盾 发展商业也会减少 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等 过程评价 封建统治者从一开始就推行 重农抑商 的政策 这实际上是出于保护封建 地主经济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秦国通过此政策 经济实力逐步强大 加之商鞅变法的其他措施 终于成为七国中实力 最强的一个 最终完成统一重任 多媒体课件展示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材料一 圣人知治国之要 故令民归心于农 归心于农 则民朴而可正也 纷纷则易使 也 信可以守战也 利出于地 则民尽力 名出于战 则民致死 国待农战而安 主待农战

13、而尊 国之所以兴者 农战也 商君书 垦令 材料二 故治之以本 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 投巫驱佛 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 治之以末 倡优有禁 酒食有禁 除布帛外皆有禁 今夫通都之市肆 十室而九 有为佛而 货者 有为巫而货者 有为倡优而货者 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 皆不切于民用 一概痛绝之 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夫工固 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比较 商鞅与黄宗羲对 重农抑商 政策的不同态度 自主学习 商鞅支持 重农抑商 政策 黄宗羲反对 重农抑商 政策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8 8 请你谈谈对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的看

14、法 过程评价 重农抑商 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 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起了积极作用 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 正确的 但是 到了明清时期 重农抑商 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明朝中后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在这种形势下 统治者把商 业和农业对立起来 采取各种措施 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 发展 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后面 过渡 这样看来 重农抑商 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 其作用也在不断地变化之

15、中 下 面我们就选择明清时期来探究 重农抑商 政策对维护明清封建统治有利还是不利 详见 活动设计 板书 三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8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这一目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 9 9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材料一材料一 隋唐时期 对外交通发达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 允许他们长期在中 国居住 任官 和中国人通婚 长安 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 商人 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5 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远远超过以往各代 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 全一册 材料二材料二 永乐二年 禁民下海 时福建濒海居民 私载海舡 交通外国 因以为寇 郡县 以闻 遂下令禁民间海船 原有海船者 悉改为平头船 所在

16、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卷二十七 材料三材料三 顺治元年 清政府颁发 迁海令 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 十华里 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 寸板不许下水 台湾外纪 卷十二 合作探究 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自主学习 1 这三则材料说明 我国古代对外政策在各时期有很大不同 唐代实行对外 开放政策 而明清两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过程评价 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经历了由隋唐时对外开放 到明清时 海禁 和 闭 关锁国 的演变过程 合作探究 明清时期为什么要改变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政策呢 自主学习 2 明太祖实行 海禁 是出于政治目的 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明朝的统治 所以明太祖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实行 海禁 但在倭寇消除后 明朝重 开海外贸易 自主学习 3 清代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也是出于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 具体原因有二 第一 清初 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特别台湾郑成功的抗清政权 清朝下令 寸 板不许下水 开始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 第二 从 16 世纪开始 西方早期殖民者葡萄牙 荷兰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略活动 清朝统治者十分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