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4705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语文归类复习训练阅读语文A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归类复习训练卷三(阅读)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题序一二总 分结分人核分人得分(一)(二)(三)(一)(二)(三)一、课内阅读片段。(40分)(一)石榴又红了(节选)(16分)旧居坐落在北京景山东北麓。父亲爱好园艺,每当工余,便侍弄花草。旧居的院子不算大,却栽满了桃、李、杏、梅、兰、松、竹,还有葡萄、无花果和石榴等,可说是三季有花,四时常青。在东墙跟,父亲不知从哪里移栽来一些黄色的野菊花。深秋花开时,一片金黄,他便摘来泡酒。在院子,抬头便能望见一片苍翠的景山。父亲大概是想领略陶令“采菊东篱下”的意境吧1.除了文中写的几种植物外,你还能写出几种植物的名称: (4分)2.请你写出几个带有

2、“花”的成语: 再写出几个描写植物的成语: 。(6分)3.把诗句补充完整。(3分) 采菊东篱下, 4.写出这一段的段意。(3分) (二)桂花雨(节选)(10分)桂花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时也得仔细才能从绿叶丛里寻到细小的花朵。它不与繁华斗艳。可是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桂花( )可以闻,( )可以吃。“吃花”似乎是俗气的事,但我宁可俗。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没有不浸在花香里的。桂花盛开时,就应当“摇”。摇下的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掉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

3、,所以老是追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2“吃花似乎是俗气的事,但我宁可俗。”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4分) 3桂花有什么特点?(4分) (三)我家有个大花园(节选)(14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

4、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1这一段描写的植物有: 描写的动物有: 。(6分) 2这些动、植物在我家大花园里是怎样生长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3你童年的生活是怎样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吧?(4分) 二、课外阅读短文。(60分)(一)如果麦子没有考验(14分)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易

5、地就认出他来。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

6、!明年如你所愿。”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1根据短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

7、 如果人没有任何考验,就 2读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4分) 3.汶川大地震,温家宝写了“多难兴邦”,请你联系上面的文章,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4分) (二)千年古镇周庄(22分)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千年古镇周庄,位于江苏东部的昆山、吴县和上海青浦交界处。漫步在小镇古老的石板路上,欣赏着这里独具特色、令人称奇的“小桥、流水、人家”,心中总会漾起一股浓浓的乡情。周庄之奇奇在水。呈“井”字形的河道紧紧地把沿河而筑的房屋一抱入怀。那些穿镇而过的小河宛如一条条清亮亮的绸带,在粉墙黛(di hi)瓦、柳暗花明之间临风飘舞,婀娜(n nu)多姿。流水清澈而妩媚,似少女的眼波,纯净而明亮,活泼而

8、欢快。一座座小桥横跨在河道上,一条条小船穿行在碧波间,让游客们总感觉像是入了仙境一般,有说不出的惬(ji qi)意。周庄之奇奇在桥。周庄不仅桥多,而且每一座桥的式样各不相同。镇北的北栅桥伟岸挺拔,似赳赳武夫镇守古镇北门,万夫莫开。镇西的通秀桥玲珑精致,如小家碧玉闲坐家门埠(o b)头,楚楚动人。至于坐落于古镇东北侧的双桥,更是别具一格,名扬四海。桥身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桥面一平一拱,不仅以其( )的设计、( )的结构、( )的造型而令人啧啧称奇,更是因为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她为题材创作的那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展出引起轰动,使周庄因此而闻名世界。周庄的奇还奇在周庄人家。周庄至今仍完好保

9、存着近百座明清时期的古宅庭院和60多座砖雕门楼,其中以“七进五门楼”的沈厅、“桥从门前进,船在自家过”的张厅最为著名。每天清晨,太阳从流水之间、桥洞之间徐徐升起,古老的楼阁之间立刻焕发出其独有的祥和欢乐的生机。年轻的姑娘、小伙儿们精神抖擞地走出家门,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堂屋之内,老人们则围成一团,喝着阿婆茶,吃着桂花糕,家长里短,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此时,慕名来访的游客们似乎也沉醉了,沉醉于这千年不变的古朴和厚重之中。周庄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的江南小镇难怪大画家吴冠中老先生游览了周庄后情不自禁地感慨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2给文中加点

10、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3把划“ ”句子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概括: 。(2分)4在第5自然段中空白处填上标点。(3分)5作者通过对周庄的 、 、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6分)6第自然段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 。(4分)(三)生命的礼物(24分)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

11、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

12、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n p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n shn)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1给文章倒数第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