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1046431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总要求,奋力实现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分工对全市所有民政服务机构和部分民政服务对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掌握基本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全面夯实基层民政服务机构建设根基,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努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基本情况在走访调研中,通过“看、问、记、拍”的方式,全面了解了民政服务机构单位性质、证件资质、基础设施、制度建设、消防管理、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基本情况、服务对象基本情况、供养标准和服务状况等,重点核查了

2、孤儿、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优抚对象、残疾人等民政服务对象的保障标准和资金发放情况。先后走访调研了全市已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营的xxx个民政服务机构和xx个村xxx户民政服务对象,其中双拥优抚服务站xx个,敬老院xx个,养老机构xx个,社会福利院xx个,救助管理站x个,光荣院x个,民办救助托养点x个。二、经验做法经过走访调研,民政服务机构建设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效,集中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有保障,民政服务对象补助资金能够按政策、按标准及时落实到位。(一)狠抓敬老院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明显。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xx政办xxxxxx号),对敬老院工作人员配备、

3、工资待遇、工作经费、敬老院社会化管理等进行了明确,促进了全市敬老院管理水平提升。梁园区所有敬老院配备了工作人员考勤机,部分乡镇、办事处为敬老院配备了兼职的安全监督员,进一步强化了敬老院安全管理。xx县站集镇敬老院安装了高品质的监控系统,并与民政所所长和院长手机联网。民权县民政服务机构管理规范,配备了齐全的视频监控、食品留样柜、餐具消毒柜和食品分区储存设备,建立并真正落实了食品留样和食品分区制度。(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硬件水平改善明显。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一批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市财政为每个敬老院各拨付1万元用于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部分敬老

4、院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敬老院基础设施较之前改善明显。梁园区谢集镇、观堂乡、刘口乡、李老庄乡、孙福集乡敬老院,民权县人和镇、王桥镇敬老院,睢阳区坞墙镇敬老院,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张阁镇敬老院,柘城县中心敬老院、伯岗镇敬老院、岗王乡敬老院,宁陵县城郊乡、阳驿乡敬老院,xx县桑堌乡、曹集乡、洛集乡敬老院院容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三)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社会化养老保障作用发挥明显。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引进社会资金3亿元兴建养老机构;打造了12349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构建了社区+机构+服务对象+平台的养老服务模式,靠良好的服务质量

5、吸引老年人进入养老院,充分发挥了社会化养老保障功能的优势。xx县、xx县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蓬勃,供养对象普遍在60人左右,xx县发展养老院、xx县天伦养老院供养对象均超过100人。在推行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宁陵县颐天年养护公寓是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集养老、托老、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为一体,充分发挥了医养结合在供养服务上的专业优势,实现了医疗资源和养老功能的有效融合。(四)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机制,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明显。xx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救助工作网络,全市六县三区全部启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规范救助管理工作机制,起草了xx市生活

6、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起“政府管牵头、民政管救助、公安管应急、市政管场所、人社管零工、卫生管急救、部门管巡查、社区管地块”的“八位一体”救助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和“四级”救助网络;明确了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责任,对中央财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科学分配、合理使用、严格管理,切实保障了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创建了“xx救助”工作网站及微信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新模式;倡导创建了豫鲁苏皖8市际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信息交流平台,确立了区域间救助管理工作协作共建机制,有力推进了站际救助协作工作进程;长期滞留人员全国寻亲网推送率和DNA采集报请率均达到1

7、00%。三、存在问题全市基层民政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的一定发展和成绩,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供养服务能力、安全管理、基层服务站所建设等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和不足。(一)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民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设施陈旧、设备配套不全、医疗和文化服务设施欠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卫生状况差的问题。以xx县为例,全县24个敬老院、6个民办养老机构中,17个敬老院和2个民办养老机构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设备有待改善,天伦养老公寓和夕阳红老年公寓异味刺鼻,亟待改善。(二)供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一是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年龄、文化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问题,以睢县城

8、郊乡敬老院为例,3名工作人员均在60岁以上,学历均为初中及以下,其中一名护理员已经70岁。养老机构待遇偏低,无法吸纳年轻、优秀人才,敬老院工作人员待遇平均为每人每月600-1000元,民办养老院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平均2000元。二是供养职能发挥不完全。民政服务机构普遍缺少具备资质的护理人员、康复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多数敬老院工作人员偏少,少的为2-3名,多的为6-7人,部分敬老院无专职护理人员或护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法承担供养失能老人的职能。(三)安全管理有待加强。主要集中在消防不达标、食品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未按标准和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器、烟雾报警器、消防栓、自动

9、喷淋设备等消防器具,未设微型消防站;消防设备日常维护不够,线路老化、铺设杂乱,痕迹管理不明显;多数机构提供餐饮服务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未建立落实食品留样备查和食品分区制度、无消毒、储藏设备,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无健康证;部分机构无视频监控设备,老人外出请销假制度落实不严格,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健全,无传染病预防制度和措施等。(四)无牌无证的民办服务机构从业问题有待解决。调研中发现,全市有14个民办养老机构未经法人登记,占比33%。多数无牌无证养老机构或为家庭式托老所或租用民房或使用废旧校舍,存在使用可燃易燃装饰装修材料的问题,安全隐患极大。宁陵县5个民办养老机构无牌无证,存在无机构设立许可证、消

10、防手续不达标等问题,需要特别重视,认真对待,及时解决。(五)基层民政工作力量有待强化。基层民政所承担着低保、救助、养老、双拥、优抚、退伍安置等多项民政业务,直接服务各类民政服务对象,工作面广,业务量大。经调研统计,全市165个民政所现有工作人员449人,平均每个民政所不足3人。全市有民政服务对象479403人,其中低保对象29.2万人,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5.5万人,特困人员39266人,享受两项补贴的社会残疾人91513人,孤儿1624人,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比例为1:1067,民政所任务重与人员少之间的矛盾突出。四、下步措施为做好民政服务机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和工作措施。(一)在完善基础设

11、施建设上下真功。一是明确主体责任。乡镇政府切实履行对敬老院的监管主体责任,市、县(区)民政部门切实履行对其他民政服务机构的监管主体责任,将民政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财政支持,合理分配使用福彩公益金,依法引入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三是逐步推进全面完善。要集中资金、凝聚力量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分批、分类、有层次、有重点地对民政服务机构进行新建和改扩建,争取新建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精品工程,扶持改扩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亮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硬件水平。(二)在加强安全

12、管理上动真格。一是常保安全管理高压态势。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加大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力度,确保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不松,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要抓好、抓实、抓到位。二是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完善并严格落实消防、食品、传染病预防、老人外出请销假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事故演练,将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常态化、实效化,强化痕迹管理。三是提升技防能力。要配置视频监控设备,按照规定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建立微型消防站,对于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民政服务机构,要按标准装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加强消防器材的定期维护和消防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要严格落实

13、食品留样48小时和食品生、熟与成品和半成品分区制度,配备并使用餐具消毒设备。(三)在提升服务水平上用真劲。一是真正强化基层民政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增加公益性岗位、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充实民政所和基层民政服务机构工作队伍,提高民政服务机构特别是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优化年龄和文化结构,壮大工作力量,真正配足、配强基层民政服务力量。二是真正提升专业水平。对机构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配备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等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组织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三是真正拓展服务内容。在保障对象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

14、上,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资源、发挥志愿者作用等方式,拓展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临终关怀等服务内容,从保障基本生活向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实现对象有所养、有所医、有所乐。(四)要在解决问题上出真招。一是对无牌无证的民办服务机构高度关注并及时整改。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安全防范意识,密切关注这些机构,对于提出的整改意见明确时限,抓紧落实,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确保消除隐患、杜绝事故。二是进一步规范双拥优抚服务站建设。全市双拥优抚服务站按标准制作并悬挂服务站站牌、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优抚对象联络员名单要上墙公示,及时落实优抚对象联络员工作补助。要按照要求购买必要的高拍仪、核查设备等硬件,加强乡镇优抚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三是积极推动政策落实。要按规定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建筑补贴、床位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尽快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和特困供养、低保、孤儿供养补贴新标准,确保民政服务对象各项资金按时、足额、精准发放到位,真正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