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45694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语文教案15落花生人教新课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落花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趣入课1.多媒体出示谜语。导语: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猜谜语吧,现在就请大家听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植物?2.导入课题,板书课文题目。二

2、、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2.师生交流并检测学习情况。3.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师】 请大家快速读一遍课文,思考文章围绕“花生”写了哪些事情。(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2.再次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划分全文的层次,讨论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种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母亲提议过收获节。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讲过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四、再读课文,分清主次1.快速扫读课文,了解文章重点内容。2.引导学生小结:同学们,课文题目

3、是“落花生”,那么课文着重描写的是什么?你们从课文内容中发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提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导语: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父亲的一席话,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情。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品读理解1.自由读“种、收花生”的部分,理解内容。(1)多媒体出示第1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2)课文中哪些词语是写种花生的经过的?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

4、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4)练习用“居然”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造的句子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2.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3.分角色朗读议花生部分,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姐姐说味儿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之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它虽不好看,但很有用。)4.哥哥、姐姐和“我”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

5、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1)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一次议论。【师】 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对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教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生的特点。【师】 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不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

6、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故意炫耀自己?为什么?(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决定的。)【师】 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2)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师】 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5.通过品读,体会下面的话。(1)多媒体出示填空题:“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3)小结:作者受父亲

7、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父亲的教导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作者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在全篇文章中和对突出文章主题分别起什么作用?(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时间,把整件事叙述完整了。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6.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7.练习根据课文的主题,分清主次。(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主题。(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做人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8、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主题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认识。(3)小结:这篇课文重点叙述的是过收获节、议花生,着重写了父亲的议论,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其他内容略写,它们对文章的主题起说明交代的作用。我们在习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8.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师】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有关做人的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如:粉笔,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习作时可以借鉴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三、课外延伸,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类似的文章,想一想从中受到了什么启迪。2.多媒体出示课后作业:人们常常借助某种平凡事物的特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请你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写一写你体会到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