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3156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知音湘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知音【教学目标】1.认读“鹦、鹉、惶、怔”等4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联系有关语句说说谁是鸟的“知音”,体会作者劝告人们真心爱护鸟儿的情感。【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为什么说少年才是鸟儿的“知音”。【教具学具】PPT课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聊“知音”1看老师写字。(板书:知音)2看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3历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间的故事。(老师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若是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教师再相机补充。)4现在你知道“知音”的含义了吗?(请同学说自己所理解的“知

2、音”的意思。)5若是人和鸟之间也形成了这种“知音”关系,你猜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板书:人 ? 鸟)不要急着举手发言,好好想想。(要求学生静下来心想,不要求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打开到55页,默读知音。二、读“知音”(一)了解学情1 默读短文时你碰到了哪些不认识的字?请同学将自己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上。2读准这些字词的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先想想,你还知道哪些和“密匝匝”构词方式相同的词?(板书学生所举词语红彤彤、白花花、蓝盈盈)再看看,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只是抓住每个词中的哪个字?那你知道“密匝匝”的意思了吗?读一读这四个词语,和“密、红、白、蓝”比,感觉上有什么不

3、一样?(明确这种构词方式中词根和词缀的作用。)3有些字的音你真的读准了吗?(课件出示:做操的,打拳的,练功的,学唱的,各选各的位置,各操各的行当。重点是读准“行当”。)这句话中提到了哪几种“行当”?你还知道哪些行当?还有这句(出示:有人学着鸟叫,吹起了口哨,鸟声哨声一唱一和。重点是读准“一唱一和”。)这句话中“一唱一和”的情景你见过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一唱一和”的情景。比如,爸爸妈妈“一唱一和”地教育你。我想和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谁敢试试?再比如,同学之间平时的交谈。哪两位同学来试试?浏览短文,找找,还有哪两个词和“一唱一和”的意思是一样的?(互唤互答、应和。)根据“一

4、唱一和”,你就知道“应和”的读音了吧?5朗读短文,若是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疑问的地方就做个标记。(二)整体感知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鸟的知音你认为应该是谁?为什么?请你认真地朗读短文。三、明“知音”欣赏小画眉1默读,画出描写画眉的句子。交流。(“尤其是那只画眉,不仅长得漂亮,叫得也最亮,音色也最动听,观众围了密匝匝一圈儿。”“老人将那鸟儿逗弄一番,那鸟叫得更欢更响了,并扑扇了几下翅膀,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笼外的世界。” )2自由朗读画出来的句子。(读出对画眉的喜爱。)走近小树林1事情发生在城西北角的那个小树林。轻声读第一段。2这片小树林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学生交流,目的是感受小树林里

5、的自由、热闹的氛围。)读出这种自由、热闹。3这只被关在笼里的画眉看到这种情景会怎么想呢?(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走近画眉的内心世界。)走进鸟语园1“而最招人耳目的,要算鸟语园了。” 这句话用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感受过渡句的作用。)2朗读第二小节。鸟语园有什么特点?(园美、鸟多、人多。)读相应的句子。3如果你此时就是笼里的这些鸟儿中的一只,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画眉、云雀、百灵、鹦鹉说自己的看法、体会,真正走进这些鸟儿的内心世界。)4谁最了解它的这种想法?朗读少年的话。(“你看,这鸟在笼里惶恐不安,东张西望,生活再笼子里,是它最大的痛苦和不幸!” )5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6、,老人会怎么做呢?(会放了这只画眉吗?)6.“它是在悠然的叫呢,还是在忧郁地叫?也许,它是在告诉人们就是谁是自己的知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做“知音”1我想,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大概都会希望成为对方的知音吧!这样,人和动物之间就可以和睦相处了,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了!2读一读最感动你的一段文字!【板书设计】15 知音养鸟人 怔住了知音 观众 没做声 ?少年 “自在啼【教学反思】如果说数学教学是可以通过抓牢“一”反出“三”的话,语言教学恰恰相反,应该是“举三反一”,应让孩子在语言精品的海洋中浸润,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可能得以提高。这一课的设计,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丰盈对“知音”意蕴的建构,更有利于发挥课文内容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净化、熏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