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2103129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考点及15-18年已考点必修一专题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必考加试页码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15年10月第1题+16年4月第1题+17年4月卷第31题(1)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7年4月31。(1)+17年11月1。+18年4月1。)(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7年4月卷第31题(2)第二小问)bc12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16年4月卷第3题)(2)郡县制(16年10月卷第1题+17年4月卷第2题)和皇帝制度的建立(17年4月卷第2题+18年4月卷第33题)bb2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2、(2)唐朝三省六部制(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17年11月卷第7题)*(4)元朝行省制度(18年4月卷第5题)*(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18年4月第二题)*(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17年11月卷第27题)与科举制(15年10月卷第33题(2)问)bbbbdcd3333444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15年10月卷第31题(1)问)*(2)清朝军机处(18年11月卷第7题)*(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清朝的边疆政策(16年4月卷33题(1)问)bccc5二、近代中

3、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18年11月第9题)(3)南京条约(16年4月卷第7题)*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7年4月卷第8题)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18年4月卷第8题)(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7年4月卷第8题+17年11月卷第31(1)问)+18年4月卷第31题)bbcc6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黄海海战(15年10月卷第8题)*(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左宗棠收复新疆bbb73、伟大的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2)南京大屠杀(15年10月

4、卷第10题)、*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8年4月第11题+18年11月第13题)(4)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15年10月卷第11题+16年10月卷第13题+17年4月卷第13题)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16年4月11题+18年4月第27题)bbcbc888992、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武昌起义的爆发*(3)中华民国的建立(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年10月31题(2)问+18年11月12题)*(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bbbc103、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16年10月卷第31题(2)问答案主要从试题材料导出)

5、(2)中国共产党“一大”(16年10月卷第31题(2)问-答案主要从试题材料中导出)+18年4月卷第10题)*(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4)国民革命*(5)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6)红军长征及其意义(16年10月卷第12题)*(7)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7年11月卷第13题)*(9)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11)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cbbbbbbcbbc1111111112121313131313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中华人民

6、共和国的成立(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5年10月卷第31题(3)问)(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17年11月卷第14题)*(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bcbcc1414141415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5年10月卷第12题)和*意义+18年4月卷第12题(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15卷31题(3)问+16年4月第13题+17年11月第18题+18年4月第13题)bcd151516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一国两制”的构想(18年1

7、1月31题(1)(2)香港(16年4月卷第14题+17年4月卷第16题)和*澳门的回归*(3)海鲜两岸关系的进展*(4)“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bbbc16161717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17年4月32.(1)+17年4月32.(2)第二小问+17年11月15.+18年11月17.)cb17182、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中美关系正常化(15年10月第13题+16年4月第12题时序试题)(3)中日邦交正常化(16年4月卷第12题时序试题)b

8、bb18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6年4月12题时序+18年4月14题)(3)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大外交举措的作用及其意义 bbc19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1、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1)古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17年11月卷第30题)(2)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17年11月卷第30题)cb192、卓尔不群的雅典*(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8年11月卷第18题)(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16年4月卷第15题+17年4月卷第29题)(3)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15年10月卷

9、第17题+17年4月卷第29题+18年4月卷第16题)bbc203、罗马人的法律(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16年10月卷第17题+17年4月卷第17题+17年11月卷第19题+18年4月卷第17题)*(2)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bc21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1)光荣革命(16年4月卷第16题+16年10月卷第19题+16年10月卷第32题(1)问)(2)权利法案(16年10月卷第32题(2)问)(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7年11月卷第21题)*(4)王位继承法*(5)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作用bbcbc222、美国1787年宪法(1)美国1787年(1

10、8年11月卷第21题)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16年10月卷第20题+17年4月卷第20题)*及其作用*(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联邦制的权力结构ccc2323243、民主政治的扩展*(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7年4月卷第27题)*(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bbcd24242525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6年4月19题+17年11月32(2)问)*(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bc2526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11、命*(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7年11月卷第34题(2)问第二小问)bc26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美苏争锋(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6年4月卷第23题马歇尔计划+16年10月卷第29题-时序题+17年4月卷第32题(1)第二小问)*(2)“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3)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bbc2627272、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15年10月25题+16年4月32题(1)*(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b2728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16年10月卷

12、第29题-时序题)*(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16年4月卷32题(2)问)*(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bbbbc28必修二专题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必考加试页码一丶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17年4月卷第1题)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15年10月卷第4题)(2)古代中国著名水利工程(17年11月卷第3题+18年4月第6题)(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6年10月卷第2题)(4)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18年11月第27题)babb29293030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15年10月2题+17年4月5题以材料导出为主)*(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18年4月卷第3题)(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17年4月卷第5题-以材料导出为主+17年11月卷第4题+18年4月卷第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