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30792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语交际习作一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习作“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

2、划有条理地写出来。口语交际教师可先创设情境,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然后使学生明确,此次活动的策划与开展都由学生自己操作。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讨论出切实可行的联系方式,策划好要开展的“手拉手”活动。教学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教师要营造气氛,激发起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如,读一封远方小朋友的来信;读一则报道,介绍远方的小学;说一说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2.提出讨论要求,小组讨论以后进行策划。教师可以划分小组,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后各小组成员做好明确分工,如,谁来主持,谁来记录,谁来汇报。为了使小组讨论结果得到明确的反映

3、,可让学生制作一份表格。3.全班进行讨论,确定联系方式及活动内容。4.各小组汇报中要注意评议。要求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并进行比较,对选定的策略要说出充分的理由。同时这又是一个交际的场合,对学生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5.教师要想方设法保证活动持续开展,如有困难,可选择同一城市(或邻近乡镇)学校开展。力保让学生经历交往过程,加深彼此了解,进行互助;通过活动,丰富人生体验。习作来源:学科网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广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回想口语交际课内容,如何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写信,信里应写哪些内容;再考虑先写什么,

4、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既可以先介绍自己,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及建议,也可以先写活动想法及建议,最后介绍自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写。既可以个人名义写,也可以小组的名义写。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写好后,要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好后再寄出去,教师可通过示范的形式,教给学生写信封的正确方法。教师要与“手拉手”学校的老师加强联系,让学生之间进行书信来往,并持续开展活动。【教师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2.关于交友的名人名言若干条。【学生准备】1.继续搜集关于西部的资料。2.查

5、找好自己想“手拉手”的远方小学生的通讯地址。3.准备好空白信封和邮票。 4.辅导资料小学教材完全解读。2课时第课时来源:Zxxk.Com1.继续深化学生对西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西部的热爱。2.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难点】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来源:学&科&网Z&X&X&K方法一揭题导入,明确主题1.师述: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蓝天下幸福地生活,幸福地成长。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小学生朋友来教室里

6、做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他们是谁?(点击课件) 设计意图教师虚拟了一个情境,请小学生朋友来教室做客。这种导入方式点燃了学生的兴奋点。2.课件出示:(1)台湾小学生的活动视频资料。(2)山区贫困小学生的相关介绍资料。(3)西部地区某学校小学生的游戏、生活、学习的视频资料。3.这么多客人,要是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该多好呀!这节课,我们来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设计意图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是人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和动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基于这一考虑,设计了观看远方小学生游戏、生活、学习的视频资料,虚拟了一个交际情境,

7、以唤醒学生对友谊的渴望,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方法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国。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设计意图以音乐导入,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导入新课,能感染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用课件出示全国各地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拉近了与远方小朋友的距离。一、唤起情感,确定对象1.师:同学们,你想和谁开展“手拉手”活动呢?请悄悄地告诉你身旁的同学,最好能说出自己想

8、和他(她)开展“手拉手”的原因。来源:Z#xx#k.Com2.学生结合新课开始观看的视频资料,选择自己想交往的朋友,把自己想与之“手拉手”的对象及其原因告诉你身旁的同学。 3.全班讲一讲,自己想和谁“手拉手”?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学生可以选择参考资料中的小学生朋友,也可另选对象)设计意图交朋友不同于其他活动,没有交友的需要,没有确定的对象,空对空,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因此,在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后,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交往、联系的对象,让学生就此开展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触动学生的所思所想,激起学生倾吐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二、商量办法,确定方式1.师:有了想交往的

9、远方朋友,怎么和他“手拉手”呢?通过什么方式与他(她)取得联系呢?2.小组商量联系方式。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1)从报纸上查找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确定人员后,请报纸编辑帮忙联系。(2)从网上查询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确定对象后,进行直接联系。(3)确定想拉手的学生地域,接着查询该地区所属学校的详细通讯地址,然后给该学校的校长或相关人员写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请求他们帮助你找“手拉手”的朋友。(4)在网上发帖,把你的心愿说出来,把你的建议写下来,把你想拉手的朋友的需要罗列出来,把你的通讯地址打上去,请求别人主动与你联系。(5)请求老师、家长帮你联系。(6)电话求助。设计意图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

10、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这一环节创设了交流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形成了会说、想说、爱说的可喜状态。三、分类合作,讨论内容1.通过讨论、交流,我们找到了与远方小朋友联系的方式。相信绝大多数同学课后能和远方的学生取得联系。取得联系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友谊呢?我们可以为远方的小朋友做些什么呢?我们也来议一议。2.选择与山区贫困小学生“手拉手”的同学可组合在一起,选择与台湾小学生“手拉手”的同学可以组合在一起,选择和西部地区小学生“手拉手”的同学可以组合在一起,选择其他类的同学可以组合在一起,分类讨论,策划活动内容。3.教师巡回观察,确定小组组长,指导小组组长组

11、织评比:谁的建议可行?谁的表达清晰?谁积极参与与同学的交流、合作?4.每组推选23名学生在全班交流。5.教师适当点拨“手拉手”的内容:对经济困难的远方小学生,可以捐款、捐物;对学习困难的远方小学生,可以交流学习方法,为他(她)提供学习资料来源:学科网6.组织评价: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建议是否可行?7.课件出示交友的名人名言。8.学生齐读,深化对“手拉手”活动的看法。设计意图口语交际课的目的在于推动语言表达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还要引导孩子们用赞许的目光去看同学。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勇气。这次口语交际,同学们确定了开展“手拉手”活动的对象、方式以及分类合作,讨论了怎样开展“手拉手”活动。交流时,部分同学表达清晰、态度大方、建议合理。我想,经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异地小学生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大家。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学生心手相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