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02670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人教新课标一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片段,引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形象;感受理解乐曲所描绘的铁匠愉快的劳动场景。2.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3.学生能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学情分析 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爱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十九世纪。,它是一首描述性特别强的乐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四个画面夜晚 早晨 早晨的祷告 铁匠。第一段:夜晚,G大调,四四拍,慢板。主题旋律悠长平稳,描绘了宁静的森林夜景。第二段:早晨

2、,G小调,四四拍,慢板。主题旋律中的三连音生动逼真地模仿了杜鹃的啼叫。华丽精巧的颤音犹如此起彼伏的鸟鸣,使人联想到清新明朗的森林早晨。最后以鹌鹑的叫声结束。第三段:早晨的祈祷,G大调,四四拍,慢板。在教堂的钟声、管风琴的衬托下,舒缓的主题刻画了村民们正虔诚地做着晨祷。第四段:铁匠,G大调,四二拍,小快板。欢快的主题采用波尔卡舞曲体裁,跳跃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铁匠的打铁声和铁匠劳动时快活的形象。乐曲在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气氛中结束。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欣赏片段铁匠重点难点 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师:

3、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去参加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好不好呀!跟着音乐一起出发吧!(听音乐律动) 来源:学科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进行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入课堂。二、听赏音乐导入:1,初次感受乐曲(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老师讲音乐画面)2.出示课题刚刚我们欣赏的乐曲是由管弦乐合奏的,由德国作曲家、米夏爱利斯在十九世纪创作的作品森林中的铁匠,它是一首描绘性特别强的乐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四个画面夜晚 早晨 早晨的祷告 铁匠,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第四个片段铁匠。(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结合音画边听边看,初次完整感受乐曲,继而引出课题,去了解作曲家对音乐的诠释。三、

4、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铁匠1.初听全段乐曲出示:请同学们聆听这段乐曲,说说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音乐中有一个特别的声音,猜猜是在哪种劳动中发出的?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提问:乐曲听完了,谈谈你的感受?生:.来源:学&科&网小结:对,他们就是在打铁,乐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勤劳的铁匠愉快打铁的劳动场面。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引导学生联想铁匠愉快打铁的劳动场景。2、欣赏乐曲前半部分出示:聆听乐曲前半部分,说说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是怎样的?铁匠是怎样打铁的?指名回答,教师小结。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为聆听乐曲后半部分做铺垫。3、分组表演打铁场景(1

5、)一、二组表演拉风箱,三四组表演打铁。提问:刚才经过了打铁的劳动,你们现在心情怎样?生:有一点累!师:好、还有一点累,大家体会的非常深刻,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的心情很愉快对吧!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表演,体验铁匠愉快的劳动。4、熟悉主题旋律,并用“当”来模唱主题旋律 。(1)放慢速度跟老师唱主题旋律(2)模仿打铁的声音“当”摸唱主题旋律(3)跟着音乐唱一唱,边唱边思考: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设计意图:通过模唱主题旋律,找出主题旋律的重复次数,逐渐的记忆主题旋律。5、聆听结尾部分音乐:(1)说一说结尾部分的音乐有什么变化(从情绪、速度、力度)方面来说?铁匠打铁的情景有什么变化?(2)表演乐曲结尾

6、部分,模仿铁匠是怎样打铁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听辨能力;通过肢体模仿,进一步的体验铁匠愉快的劳动,坚定劳动是光荣的信念。6、请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并创编动作表演。(1)讨论三角铁、碰铃、双响筒、串铃的节奏。(2)分组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讨论学生一组一组轮流演奏和一组一组加入演奏效果如何?)(3)学生自编动作为乐曲表演。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创编节奏和表演的欲望,让学生再度感受到铁匠热情、快乐的劳动场面。四、拓展:提问: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在十九世纪创作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的第四个

7、片段铁匠,知道打铁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铁匠们那么高兴那么快乐?五、总结: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快乐的,劳动不仅能创造财富,而且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热爱劳动。来源:Zxxk.Com设计意图:借助音乐传递思想,让学生在享受音乐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劳动是光荣的。专家点评:这是一堂充满活力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欣赏篇目是一首具有直观性听觉形象的纯器乐作品森林中的铁匠。在反复观看课堂实录后,得到了不少的启示:一、合理的课堂设计:在观看课堂实录前,我仔细的阅读了赖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她清楚的列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并且不留于形式,将它们始终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十分欣赏这种真真实实以学生为主

8、体的教学风格,没有刻意的“做秀”,教师的真诚,学生的热烈呼应,深深的触动了我。教师通过结合音画边听边看,初次完整感受乐曲,继而引出课题,去了解作曲家对音乐的诠释。创设情境进行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入课堂。通过聆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引导学生联想铁匠愉快打铁的劳动场景。通过模唱主题旋律,找出主题旋律的重复次数,逐渐的记忆主题旋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听辨能力。在我的课堂中,不正是少了这样一种默契吗?这种默契来源于何处?教师自身的语言渲染力?合理的课堂设计?是的,这些都是关键!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的我,对于课堂节奏

9、的把握,学生心理的探究,教学目标的实施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惑的。多思考学生的行为,多锤炼自身的课堂渲染力,多促进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做一个勤学多思考的老师!二、活泼的师生互动环节:音乐课再也不是纯粹的“听”与“唱”了,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我们渴望看到孩子们 “动”,但也常常为了让他们真正“动”起来而苦思冥想!在赖老师的课中,孩子们不仅动起来了,还创造性的动起来了。他们在听的基础上,理解了这首器乐作品,继而将自己的理解化为新的创造,积极的投入了小乐器编配的创作活动中。通过肢体模仿,进一步的体验铁匠愉快的劳动,坚定劳动是光荣的信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创编节奏和表演的欲望,让学生再度感受到

10、铁匠热情、快乐的劳动场面。把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作为一名听众,我觉得师生合作的活动绝不是锦上添花式的“做秀”,它是结合了老师和学生们对音乐作品共同的理解,生动而精彩!由此想到很多的音乐课堂,常常会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或是师生对唱,或是师生合作表演,可是在这样的表演中,我常常感受不到学生的兴奋。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成为一个主动走近音乐的孩子!找准契机,擦出音乐的火花,是我悟出的第二点!三、拓展内容的定位和把握:个人很喜欢拓展内容的环节,书本上的知识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渴求。我们常常会在备课时,利用书籍、网络搜寻很多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或是音乐方面的,或是人文知识方面的,但却从没思考过怎样将这些散乱的内容用一根线串起来!在本课中赖教师借助音乐传递思想,让学生在享受音乐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劳动是光荣的。这就使得拓展欣赏的部分不再是“随便听听”,而真正具有了欣赏的价值!这是一堂充满智慧的课,我看到了一个睿智的教师,用心将音乐传递给每个学生,而孩子们从课堂中,不仅体验了音乐,更深深的感知到了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而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我从中感悟到了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态度和新的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