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02586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历史一模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争霸战争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A. B. C. D. 2.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及后继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巩固政权,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对“重文轻武”理解正确的是()A. 文官受重视是因为科举选拔的文士太少,人才贵重B. 目的是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C. 其不利于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D. 对军队战斗力没有影响3

2、. 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请观察下列四幅图片,思考:哪一幅体现的是郑和当年下西洋的盛况()A. B. C. D. 4. 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A. B. C. D. 5.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3、转折点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迸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A. B. C. D. 6.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l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其中,“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A. 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B.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7. 如图体现当时我国()A. 优先发展农业B.

4、优先发展重工业C.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D.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8. 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是()设立经济特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包产到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 B. C. D. 9. 2018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湖茶叙,谱写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亚的雅利安人进人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B. 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C. 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D. 在

5、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10. 下列关于西欧封建社会的介绍错误的是()A. 西欧的国王是所有庄园的主人,农奴是庄园的劳动者B. 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意味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开始形成C. 5世纪晚期,众多的日耳曼人国家中,法兰克王国是最大的封建国家D. 庄园盛行农奴制度,庄园地主采取劳役地租的方式剥削农奴11. 如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俄国1861年改革B. 日本明治维新C. 美国罗斯福新政D.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12. 如图是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示意图。其中,上下内容对应错误的一组是()A. AB. BC. CD. D二、

6、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13. 材料解析题 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保障国家安全,还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都离不开经济。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发展经济。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各题: 材料一:新华社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材料二:“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历史影视剧汉武大帝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现了汉武帝纵横一生及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 材料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

7、,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 材料四: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图一组图片: 在我国农耕时代就已经学会了种植“粮食”。请问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唐朝为发展农业,创制了一些新的农具,请举一例。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时代。请分别说说材料二中“秦皇汉武”为巩固统治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材料三充分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意味着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针对图片中的“市舶司”说说它的职能。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就如何发展现代经济提出你的建议。14. 材料解析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

8、结。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回顾这段历史,一定会汲取很多的精神营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

9、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四: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材料五: 材料一提到的鸦片的危害“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指什么?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道光帝支持禁烟,其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的“新世纪

10、的曙光”有何含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观。说说材料四中两幅对联分别反映的当时的主要活动。从材料五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写出两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怎样外交政策?15. 材料解析题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时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11、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材料三:观察如图图片。 材料四: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集团综合实力增强,成为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材料一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什么?读材料二,为了不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西欧是怎么做的?二战中,“欧洲人”是怎样打“欧洲人”的,请举一例说明。材料三的图片反映了哪些信息?请根据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分析苏联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12、。根据材料四,请写出两个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特征。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面对?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题目给出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争霸战争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答案】B【解析】对“重文轻武”理解正确的是目的

13、是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

14、和社会的安定。 故选:B。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3.【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 故选:B。本题以“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

15、历史的一项技能”为切入点,考查了郑和下西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郑和下西洋,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4.【答案】C【解析】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管理的是新疆地区,故是错误的,应排除ABD。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西藏的相关历史知识。关于西藏地区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实行册封制度,除了册封“达赖”以外,康熙皇帝还册封“班禅”。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的是雍正皇帝。5.【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