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21023904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试卷总体分析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符合中考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1、重基础,题简单本份试卷光单选题16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链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位置,行政中心”,“从海口到天津依次经过的海域”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2、重读图,题灵活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

2、图分析占了37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三级阶梯”到“冬季风路径图”、从“黄河水系图”到“地区划分图”、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3、主观开放,试题综合性强。读图分析第32(4)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观点正确,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读图分析33(4)题,将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种完整的地理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4、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试卷共计图形14幅,素描

3、图、轮廓图、剖面图等形式多样。选择题提供的文字材料,用词严谨,趣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二、错误典例1、选择题:错误较多,主要原因:阅读材料不认真。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答题较为困难,正确率很低。马虎而没把题看完甚至不看题即作答,也有部分学生因概念不清导致把答案选错。2、综合题共4个小题,总分是37分,得分率5%,错题原因知识面窄,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低,不能灵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态度不端、畏难情绪严重,很多人选择了放弃。2、相关组合题:第2题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域内的经济作物认识混乱。3、读图分析题:第三题1(1

4、)题,“渤海”“澳门”错别字很多。第2(2)题,看不到图中的信息“四川盆地”,所以,“巫山”被写成“秦岭”“祁连山”等;季风气候的特征“雨热同期”也表达不清。第3(2)题,学生想不到塔里木河是内流河,不理解内流区流域内降水稀少,其汛期出现在7-9月的原因,很多学生写成了“夏季降水多”。第3(4)题,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不到位,想象不到海口和哈尔滨的位置差异,两地居民的衣着差异出现的季节和原因答案五花八门。第4(2)题,学生认识问题片面,黄河凌汛出现的河段回答不完整。第(3)题中,中游地区的综合治理,学生写具体的方法较多。4、综合分析题:第(1)题对地形区特点的描述,不能抓住主题,许多答出的是该地的

5、景观特征。第(4)题,一些学生不能把禁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而是联想到了洪涝灾害和台风方面,就不太恰当。可见,部分学生学科间知识的联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策与措施1、记忆理解相结合,掌握地理规律。解决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会读题,不会获取材料信息,死记硬背,不灵活的问题。2、读图画图齐训练,提取地理信息。解决看图就晕,下笔就乱的问题,扫去“图盲”。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练习,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日强化练习。3、表达书写两手抓,提升运用能力。解决审

6、题不清,书写不规范,缺乏地理专业述语,表述能力差,想说又说不出来等问题。4、关注热点和时事,提高学生兴趣。扩大学生地理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提升地理课堂的品味考试命题逐渐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转向以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试题更加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应关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科普知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重在理解、重在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严防死记硬背。5、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要以知识为载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夯实双基。在教学中应首先从双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