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12102147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楼梦中诸多隐喻的解析隐喻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专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类比关系从种转向种。亚里士多德诗学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大家对其内容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其中各种名称的深层含义还须细细解读。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奉上(图片可放大)名称的隐喻,要从四大家族及贾府里十二个重要的人名说起:金陵四大家族:贾府、王府、薛府、史府贾、王、薛、史家亡血史贾府四大千金: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原应叹息贾府“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敷、敬、赦、政福晋摄政贾府“玉”字辈:贾珍、贾珠、贾琏、贾瑛珍、珠、琏、瑛禛珠联姻家亡血史,原应叹息:福晋摄政,禛珠

2、联姻!此四句,指明了大清“九子夺嫡”事件,是打开红楼梦魔盒的钥匙。“人名谐音暗喻之隐蔽,逃避文字狱手段之高超”,曹雪芹设计这些人名的真正原因显而易见。01. 甄士隐,贾雨村真事隐去,假语存焉“把真实的事情用貌似假话的形式保存或记述下来。”曹雪芹为其取名“甄士隐”,“隐去”了两件“真事”,即两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奏销案他是被清王朝在奏销案中废黜的官宦。“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他已经看清了清王朝的残暴本质,不愿与清廷合作,而心甘情愿地做一位大隐于市的“真隐士”。文字狱“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士隐大火焚家的遭遇是假的。事实是他又遭受了“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的文字狱的残

3、酷株连,避难到了农村,最后随疯道人“飘飘而去”,不知所终。02. 贾宝玉、甄宝玉假宝玉、真宝玉如果说贾宝玉是曹雪芹自我人生理想化的产物,那么甄宝玉更接近曹雪芹本来面目。贾宝玉“假宝玉”,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宝玉”两字,还被嵌在两位女主身上,组成了“宝钗”和“黛玉”。由此可见他们三人关系非同一般,爱恨纠葛也必定是紧密相连和变幻莫测,因而最后有了宝玉钟情黛玉,却和宝钗联姻的结局。甄宝玉“真宝玉”,与贾宝玉有着相同的外貌和相似的性情,似为贾宝玉的镜中幻影,贾雨村将二人相提并论,评为正邪两种人格的典型。但他却有不一样的结局,中举后留在红尘凡间,娶李绮为妻,重振家业,似为贾宝玉另一种假设结局的诠

4、释。03.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琴棋书画”“暴寝、死凄、事殊、入化”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分别是四春的大丫头,“琴棋书画”四艺,暗喻她们主人的特点、爱好和艺术修养。同时也暗示四春悲惨的命运:抱琴:暴寝,“原”春暴毙司棋:死凄,“应”春惨死侍书:事殊,“叹”春远嫁入画:入化,“息”春出家警幻仙姑给宝玉喝的茶是“千红一窟(哭)”,喝的酒是“万艳同杯(悲)”,预示着大观园女子的悲剧命运。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