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02119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题题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7070 分钟分钟 试卷总分 试卷总分 100100 分分 一 选择题 题型注释 一 选择题 题型注释 1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 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以下对古代中国地 方行政制度的论述 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 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 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 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

2、相之间的分工 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 民法大全 规定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 服从命运的 安排 对逃亡的奴 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这一规定表明 A 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C 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 D 主人处死自己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 3 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 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 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4 关于雅典民主制 有人认为 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

3、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 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 雅典的民主 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B 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 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 间接民主 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 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激化了社会矛盾 5 公元前 340 年 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 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 2 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 古希腊美丽女神 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 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 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6 古代

4、的住宅 东偏是祠堂 即庙 西偏是家屋 即寝 古代的家庭 祭祖自属大事 材 料揭示了 A 分封制的巩固 B 宗法制的影响 C 宰相制的实行 D 内朝制的推行 7 2011 年 8 月 22 日 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 原辖含山 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这是 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秦废分封行郡县 导致其孤立而亡 B 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 实现长治久安 C 元朝实行行省制 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 明废行省设三司 加强了中央集权 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8 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女王是如何产生的 A 民选产生 B 世袭产生 C 议会选举产生 D

5、 首相提名 9 藏文史籍 萨迦世系表 载 元帝辖十一省 西藏之地面积虽不足一省 但因为它是八 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以 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 负责管理西藏省 的中央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西藏行省 C 巡检司 D 宣政院 10 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 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 这是英国人在 南京条约 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 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的目的是 向中国倾销鸦 掠夺中国原料 打开中国市场 向中国输出资本 A B C D 11 十二铜表法 与 查士丁尼法典 比较 不正确的是 3 A 两者都是成文法 B 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提议下出现的 后者

6、是统治者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 C 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 有利于帝国的扩张 D 罗马法以前者为成文法开端 后者为总结 12 在 1787 年宪法制定中 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 杰斐逊问 为什么要设参议院 华盛顿反问道 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 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 华盛顿说 既 然如此 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 这则小故事表明美国设立参议院 是为了 A 限制民主 B 防止谬误 C 强化中央集权 D 保障国会权力 13 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 祖龙 指秦始皇 魂死秦犹在 百代皆行秦政治 毛泽东之 所以认为 秦犹在 是因为 A 秦王朝统一了文字 货币 度量衡 B 秦

7、王朝的思想 艺术 文化影响深远 C 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 D 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 14 学者景德祥在 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一文中认为 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 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 民主成分 的是 A 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 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 C 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D 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 15 18 世纪晚期到 19 世纪早期 英国下院出现了 党鞭 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 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 以适应议会斗争 但凡重大问题 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 表决前各 党党鞭都会通报党的立场 并要求本党议员按

8、照党的指示投票 党鞭 在英国的出现 A 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 B 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4 D 消除了两党之间的矛盾 16 明朝 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 A 决策 B 行政 C 监察 D 司法 17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 直秘阁 五百贯 擢通判 就 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18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 终身制 世袭制 B 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C 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 平等协商 少数服从多数 19 余秋雨在 十万进士 中认为 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 其中包括

9、着一大批极为 出色的 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 A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B 导致了 重文轻武 的现象 C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高效廉洁 20 在雅典的民主制下 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一个中亚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 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 公民帕德玛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 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公民阿萨德和妻子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 A B C D 21 在下列古雅典的候选名单中 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A B C D 22 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 十将军委员会 成员之一 曾为雅典城邦屡立功勋 但后来

10、却贪 赃受贿 甚至出卖国家利益 被公民大会 陶片放逐 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 A 城邦最早出现时期 B 梭伦改革时期 C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 伯里克利改革时期 5 23 有研究发现 在唐代有案可稽的 73 名状元中 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 56 人 占76 71 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 占107 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 占 8 2 这反映出当时 A 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 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 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 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24 高焕祥在 秦汉廷议制度试析 中说 秦汉廷议内容之广 规模之大 气氛之激烈都是 空前绝后的 据不完全统计 其间四百年里有

11、文可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 而明文记载的被皇 帝采纳的就有 80 多次 这说明廷议 A 扩大官僚权力实现对皇帝集权的制约 B 是国家的决策中枢 C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建体制的弊端 D 是民主制意义上的议事 25 罗马法 规定 对无主物实行 先占制度 谁先发现谁占有 但同时又规定 委弃 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 故如漂流物 遗失物 沉没物 其所有人并无委弃 之意思 均不能先占 由此判断罗马法 A 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 B 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二 材料题二 材料题 26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2、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沁园春 雪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 宋之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 只是迫 于时代 迫于外面一切形势 改头换面 添注涂改地变 材料三 隋创进士科之后 历代踵行 时加修正 以迄于明清 防闲之法益密 取人之道益公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而且将其制度 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的机制 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 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6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 汉武帝和宋太祖分别采取了 怎样的措施

13、 4 分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 分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以对地方的统治措施为例 说明宋朝统治者是怎样根据时代的 需要对政治制度作 变动 的 6 分 3 据材料三 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 分 据材料三 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 历史借鉴价值 4 分 27 民主政治的发展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 唐太宗在贞观年 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 加以 参知政事 参预朝政 参议得失 等名号 执行相职 以后又出现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宰相 施建中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

14、主政治 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而不是在少数人 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 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英国通过 光荣革命 克服了专制王权 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 框架内 英国又用和平 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 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唐朝如何体现所谓的 民主政治 2 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4 分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 与发展的过程 6 分 3 结合史实概述 光荣革命 后至 19 世纪中期 英国是怎样用和平 渐进方式实现政治 权力转移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6 分 2

15、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 有建树 而且其体系之完备 经验之丰富 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7 材料二 秦朝初年 法令出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 罢丞相不设 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 国初承前明旧制 机务出纳悉关内阁 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 值 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 三图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什么时代开创的 3 分 2 材料二中的 上 是指谁 2 分 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

16、制度是什么 2 分 3 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 材料三 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 新的变化 2 分 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 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 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 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光荣 革命 吸取了 40 年代革命和 1660 年 复辟解决 两方面的教训 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 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 它遏止了 1661 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 根本改变了英国政 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 超越传统 8 程汉大 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 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 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 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 光荣革命 为不断的变 革打开了通道 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电视纪录片 大国崛起 解说词 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 资产阶级和人民掀起了一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 1832 年 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 的权利 19 世纪后期 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