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020041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8沥青路面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国道318线公路拉曲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K4648+245-K4648+891,K4653+546.4-K4674+700)编制:_审核:_批准:_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项目部2015年5月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总体概况2一、工程概况2二、自然地理概况2三、路面结构设计3第三章 材料要求5一、沥青5二、粗集料5三、细集料6四、矿粉6第四章 路面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7一、施工准备7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7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8四、沥青混合料的摊铺8

2、五、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9六、接缝10七、试铺路段施工10第五章 沥青混泥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及说明11第六章 质量标准12一、 基本要求12二、外观鉴定12第七章 成品保护13第八章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3一、环境管理措施13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4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施工A合同段招标文件。二、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施工A合同段招标图纸。三、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的规范、规则及验收标准。四、相关技术文件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范(GB 50220-95)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9、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国道318线中尼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3月)第二章 工程总体概况一、工程概况现有国道318线中尼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

4、段公路(以下简称拉曲路)在一九五七年修建初通。公路使用至今,经过多次改建,但未对拉曲路整体进行改建,现有公路难以满足沿线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国道318线中尼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全长21.799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双向二车道,设计时速60km/h,桥梁涵洞荷载标准采用公路-级,并全线桥梁设置人行道。A合同段路线起点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大桥以南130米处,里程桩K4648+245,终点桩号为K4674+700,其中K4648+891-K4653+546.4段为大庆工程,已提前实施。二、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北邻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靠喜马拉

5、雅山脉,中跨冈底斯山脉东缘,大型山脉总体东西走向布展,小型山脉多为南北向布展,地势总体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路线所通地形地貌主要为两大类:山间冲洪积宽谷地貌、山前坡洪积平原地貌。全线最低海拔为3050m,最高海拔为6500m,平均海拔为3780m。切割较深,起伏较大,总体表现为高原高山河谷地貌。本项目线路均以拉萨河右岸展布,路线所通过的地貌主要为两大类:山间冲洪基宽谷地貌、山前坡洪基平原地貌。全线最低海拔为3581.38m,最高海拔为3644.5m,平均海拔3587.05m。沿线主要河流为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水系为雅鲁藏布江,项目起点K4688-K496段路线基本与拉萨河平行展布,其中K4653

6、+460-K4646+660、K4666+260-K4673+460、K4678+400-K4682+700段拉萨河沿溪线,K4697+300-K4698+920为雅鲁藏布江沿溪线。2、气候、气象 堆龙德庆县、曲水县境内气候以空气稀薄、干燥缺氧、阳光充足、低温寒冷、日温差大为特征,属于高原温带半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510毫升,平均气压500-650毫巴,一般空气密度为700-800g/m3,一般含氧量为150-190 g/m3,年平均气温5-8,空气相对湿度40-45%,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h,全年无霜期100-120天。夏秋多雨,雨季集中在6-9月份,空气相对湿润;冬季多风

7、,霜期较长,空气相对干燥。 沿线土壤肥沃,为农田保护区,为西藏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由于沿线水热条件较好,植被生长茂盛,生长真以西藏狼牙刺种类为主的植物与矮丛灌木,沿线两侧种植大量行道树。局部困难路段生态系统脆弱,因注意加强坏境保护。三、路面结构设计1、拟定的结构参数层号材料名称厚度(cm)平均抗压模量(弯沉)(MPa)模量标准差(弯沉)(MPa)平均抗压模量(弯拉)(MPa)模量标准差(弯拉)(MPa)极限劈裂度(MPa)1中粒式沥青混泥土511000180001.42中粒式沥青混泥土611000180000.53水泥稳定砂砾X12000320000.54水泥稳定砂砾171200032000

8、0.55级配砾石201700160-6基土-360-2、设计厚度 以弯沉为设计标准时的设计厚度:17.2cm,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要求的水泥稳定层压实适宜厚度为1820cm,取18cm。3、设计结构 设计弯沉值1d=49.5(0.01mm) 路表实际设计弯沉1s=45.4(0.01mm)层 号材料名称计算模量(弯沉)(MPa)厚度(cm)交工验收弯沉值(0.01mm)1中粒式沥青混泥土AC-161100545.42中粒式沥青混泥土AC-201100653.93水泥稳定砂砾12003568.14级配砾石17020263.36土基-第三章 材料要求一、沥青沥青性能整套检验应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

9、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仅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检查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每天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二、粗集料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粗集料有二个破碎面颗粒比例不少于75%,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要求表1项 目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面 层不大于26%不大于28%不小于2.6不大于2.0%不大于12%不大于15%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要求表2项 目水洗去0.3mm部分),不小于%12含泥量(小于0.075的含量),不大于%3砂当量,不小于%

10、60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棱角性(流动时机),不小于S30四、矿粉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宜采用石灰石加工而得,矿粉应干燥、洁净,不得将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作为矿粉使用,矿粉每200T检验一次。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表观密度(t/m3)含水量(%)粒度范围(%)外观亲水系数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0.6mm0.16mm0.075mm不小于2.5不大于11009010075100无团粒结块14实测记录第四章 路面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施工准备1、 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工艺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2、 铺筑沥青面层前,对基层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纹槽内泥土杂物,均匀喷洒透层沥青,

11、方可开始施工。3、 施工前应对进场的材料按批进行抽检,以保证材料质量。4、施工前应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整,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的计量设备,如电子称、自动找平装置等必须进行计量标定的调校。5、 应有充分的电源和备份设备,确保在一个施工工作日不致因停电或某一设备的故障,造成生产的中断。6、 各种矿料必须分类堆放,不同集料应分别放置在硬化场地的堆放场,防止被其它颗粒材料污染。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 沥青混合料配比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的要求。2、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

12、、消防、安全等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各种矿料应分散堆放,不得混杂;集料(尤其是细集料)、矿粉不得受潮,须搭设防雨顶棚储存。3、 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4、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5、 拌和厂拌制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6、 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中储存过夜。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板和底板可涂一层薄层隔离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

13、部。绝对不允许使用柴油和水的混合料作为隔离剂。2、为了保证摊铺温度,运输时必须采取加盖棉被或苫布等切实可行的保温措施。每车到现场均应测量混合料温度,低于摊铺温度时,混合料不得卸车。3、为了保证连续摊铺,开始摊铺时,现场待卸料车辆不得少于5辆。4、在卸料时,运输车辆不得撞击摊铺机,以保证摊铺出的路面的平整度。四、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摊铺前必须将工作面清扫干净,如用水冲,必须晒干后才能进行摊铺作业。2、混合料必须采用机械摊铺机,在摊铺前应检查确认基层和下封层的质量,质量不合格时,不得进行铺筑作业。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使铺面均匀一致,不得出现离析现象。3、进行作业的摊铺机必须具有自动调节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必须具有振动熨平或振动夯实等初步压实装置。下面层摊铺应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中面层摊铺宜采用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4、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调节至与供料、压实速度相平衡,保证连续不断的均衡摊铺,中间不停顿。5、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宜大于150,重交通AH-70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宜大于140,混合料温度在卡车卸料到摊铺机上时测量。当路表温度低于15时,不宜摊铺沥青路面混合料。6、沥青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