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物流配送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019134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物流配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域物流配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域物流配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域物流配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域物流配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域物流配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物流配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农村物流配送方案一、XX县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物流发展迅速。农村物流网络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以XX县城为物流集散中心,以12个镇(办)为核心中转点,向全域155个行政村延伸的物流服务网,其中邮政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县-镇-村”三级物流全覆盖。县镇农贸交易场所相继建立。各类型农贸市场和镇(办)集市相继建立,在完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知名快递物流企业相继落户。随着我县“县-镇-村”三级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居民网购网销能力的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众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相继落户我县。截止2017年底,已有圆通、申通、百世汇通、中通、韵达、

2、天天、顺丰、宅急送、邮政EMS等3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入驻我县及部分镇(办)。本土化物流企业逐步崛起。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本土化物流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壮大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有多家本土化物流企业,如华茂物流、商山通用机场、晓红运输、丹水运输等。二、XX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572号)、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商务部等19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商建发2015306号)、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指示及中央1号文件的相关精神,以及陕

3、西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全面建设符合我县农村电商发展的“县-镇-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农村物流“两个一公里”难题,改善农村物流运行环境,切实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尤其是降低上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上行农产品物流效率,增强农产品上行的市场竞争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依据十九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精神,按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的相关要求,以打通“农产品上行”,完善“网货下行”的双渠道建设为抓手,实现城乡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结合我县实际,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强化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创

4、新农村物流配送模式,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的体制机制及相关配套措施,有效整合、积极盘活相关企业及社会资源,加快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按质按量完成我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二)主要目标以XX县现有的30多家外地快递物流企业,及多家本土化物流企业为基础,采取“整合、优化与发展”并举的办法,全面推进全县各镇(办)及各行政村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县农村物流体系。到2019年底,实现全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基本覆盖,农村物流上下行渠道基本形成,完成60%以上贫困村物流配送网点建设与运营。到2020年底,建成集物流、仓储、配送、分拨、包装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物流中心,完成镇(办)物流分拨网店的功能提

5、升和改造,实现100%贫困村物流配送网点的建设与运营。到2021年底,强化物流服务体系软实力的提升,争取实现农产品上行物流成本与知名电商平台网货下乡物流成本接近或持平,提升农产品上行的竞争力。(三)工作措施1. 改造一批相关设施为物流所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本着“节约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将当地一些闲置、废旧厂房、民房等建筑,按照镇(办)物流服务网店和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相关功能和建设标准进行改造,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服务网点的建设速度。2. 扩展一批现有物流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在对现有物流服务网点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各服务网店现有的设备及

6、服务功能,比照整个物流服务配送方案中关于各个服务网店未来需要承担的服务功能,对需要设备更新、拓展的网店进行改造扩建,提升物流服务网店的服务能力。3. 建设一批新物流设施增强物流实力。按照物流服务配送方案中关于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在需要新建镇(办)物流服务网店、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的行政区内,本着“建设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相关标准新建一批物流服务网点,方便当地物流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整个物流服务体系。4. 整合一批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按照“跨界联合、共享发展”的理念,一方面从系统的角度将现有物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外部资源,如金融、

7、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整个物流服务体系的软实力,最终形成设施完善、设备齐全、系统配套、高效配送的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四)建设内容 1. 建设1个县级物流配送分拨中心。充分发挥XX县县城的核心统筹与集散功能,在县城内建设集物流、配送、仓储、分拨、转运、结算、信息服务、金融支撑为一体的综合性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发挥该中心对外打通“最后一公里”,对内打通“第一公里”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2. 改扩建12个镇(办)物流服务网店。结合我县12个镇(办)现有物流配送网店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配送方案中关于镇(办)物流服务网店的建设要求,对现有镇(办)物流服务网店进行相应的改扩建。充分发挥各镇(

8、办)网店在县-村物资流动中的“连接键”作用。 3. 改扩建4个景区旅游物流服务网站。充分发挥物流服务对景区的支撑功能,保证景区内各种要素资源的双向快速流动,对我县辖区内4个重要景区(棣花古镇、竹林关桃花谷、武关古城、商鞅邑城)的旅游服务网站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升级。 4. 改扩建100个村级物流服务网点。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面的作用,在村级服务体系建设中将按照“贫困村全覆盖”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优先对我县辖区内26个深度贫困村和63个贫困村的村级物流服务网点进行相应的改扩建,同时兼顾部分非贫困村物流服务网点的改扩建,在项目执行期内实现100

9、个村级物流服务网点的改扩建任务,使电商扶贫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建设内容的实施,最终形成县城中转分拨、镇(办)小规模集转、乡村就地收发的“县-镇-村”两段式三级物流服务体系。 (五)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政策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制定并落实好相应的配套政策,如财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人才引进政策、服务规范化政策等。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完善、配套的政策保障。确保项目实施有章可循,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在行使监督服务职能时有据可依。 2.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和县专项资金。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励效应。 3. 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加

10、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通过对辖区内现有物流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后续再教育,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人才战略,引入优秀的物流人才,充实现有农村物流服务建设队伍。(六)XX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一览表附件:XX县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一览表项目名称建设内容数量服务范围建设标准备注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仓储物流厂区、运输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1服务全县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全自动分拣设备、分区域仓储设施、一定数量的配送车辆和工作人员镇(办)物流服务网站12个镇(办)物流服务网站12服务本镇(办)及行政村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货架等设施设备和1名专职业务人员旅游景点物流服务网站4个景区物流服务网站4服务旅游景区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货架等设施设备和1-2名专职业务人员村级物流服务网点100个行政村物流服务网点100服务本行政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货架等设施设备和1名专(兼)职业务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