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12101374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真题——安徽名校联盟届高三联合统考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权威高考信息资源门户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一)语文试题(全word版)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场座位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场座位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卷的16题和第卷15 17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第1卷(不含16题)和第卷(不含15 17题)用0 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

2、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实践过程的展开总是面临理性化或合理性的问题,包含形式和程序两方面,但无法忽视实质的内涵。从实质层面看,实践过程的理性化既涉及“合理”,也关乎“合情”。“情”首先具有实在性的含义,所谓“实情”“情境”等等,便体现了这一点。在本体论层面,“情”所表示的首先是事物多样规定的真实性,既涉及实在性,也关乎特殊性、差异性,在此意义上,“情”更多地与存在的真实情境相联系。相对于“情”的以上含义,“理”所展示的首先是普遍的法则、原则或规范。实践过程中的合“情”与合“理”,意味着既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又适合于特

3、定的实践情境,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情”的另一基本含义涉及人的内在情感。情感具有实质的价值意义:如果说,普遍的规范、原则主要从形式的层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那么,情感则从实质的方面展现了具体的价值意识。情感的这种真切性和具体性,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实质的价值内容。相应于此,“合情”意味着在实质的层面合乎一定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合理”,则表现为从形式的层面循乎价值原则,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赋予相关实践活动以正当性,这种正当性本身同时体现了价值意义上的合理性或理性化。就主体间的交往而言,除了通过对话、讨论、相互批评等语言活动而达到的彼此理解之外,还涉及主体之间基于情感的沟通

4、。言说者对于聆听者不仅应当晓之以“理”,而且需要动之以“情”:不仅应当通过理性、逻辑的力量而使聆听者不能不接受其所说的内容,而且需要通过情感的感化,使之心悦诚服。仅仅凭借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往往容易使言说成为冷峻的强制,难以使人乐于接受。唯有同时渗入真情实意,才能使人既“信”又“服”、达到“信服”之境。另一方面,从听者对说者的态度看,则应当有同情理解的意向。广而言之,这里同时涉及人我之间的相“感”。在中国哲学中,“感”既指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又指人对世界、他人由“感”而“通”,所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里的天下兼及他人,与之相联系的“感”既不同于静观,也有别于

5、逻辑的思辨,“通”则不仅指理性层面的“达理”,而且也包括情感层面的“通情”。与单纯的程序合理性不同,通“情”而达“理”以人我相感、情理交融的方式,体现了主体间交往过程的合理性。以上主要从实践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考察实践过程理性化的不同内涵。从引申的意义看,上述过程所内含的“合情”与“合理”,也关乎主客体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所涉及的合理性不仅仅表现为合乎理性的谋划、计算(合理),而且在于它同时既关注具体的实践情境(实情),也体现了基于喜爱或爱惜之情(合情)。(选自杨国荣“合理”与“合情”,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6、分)A“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只有在实践过程的理性化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得以彰显。B“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并不是源于纯粹理性化的分析,而是来自于实践过程本身。C“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理性化程度越高,包含的情感因素越多。D“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在于情感因素总是在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根本无法回避。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开宗明义,明确提出关注的问题是实践过程的理性化,并指出分析时既要着眼于其形式和程序,又要顾及其实质的内涵,由此引出中心论点。B第段承接上文,阐明“情”既具有实在性的含义,

7、又涉及人的内在情感;并且将其与“理”作了对比,进而论证了“合情”与“合理”的关系。C第段从“主体间的交往”这一角度进行论述,首先点出聆听者对言说者应有同情理解的意向,然后指出言说者对聆听者更要有基于情感的沟通。D第段作总结及延伸,指出无论是从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来看,还是从主客体关系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来看,都需要既“合理”,又“合情”。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既要合乎特定的实践情境,又要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合情”与“合理”须相互统。B实践活动本身的正当性赋予了“合情”与“合理”内含的价值原则,二者分别从实质和形式的层面体现了

8、一定的价值倾向。C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式的通“情”达“理”包含理性与情感两个层面,虽然缺乏程序合理性,但却在实质上更具合理性。D在实践展开的具体过程中,如果既关注合理的谋划与计算,也关注主体的喜爱或爱惜之情,就能够正确解决理性化的问题。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彭阳王勰,字彦和。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启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许,乃毁瘠三年,弗参吉庆。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从征沔北,诏曰:“明便交敌,可敕将士肃尔军仪。”勰于是亲勒大众。须臾,有二大鸟从南而来,一向行宫,一向幕府,各为人所获。勰言于高祖曰:“始有一鸟,望旗颠仆,臣谓大吉。”高祖戏之曰

9、:“鸟之畏威,岂独中军之略也?吾亦分其一尔!此乃大善,兵法成说。”至明,便大破崔慧景、萧衍。其夜大雨,高祖曰:“昔闻国军获胜,每逢云雨。今破新野、南阳,及摧此贼,果降时润。诚哉斯言!”勰对曰:“水德之应,远称天心。”高祖令勰为露布,勰辞曰:“臣闻露布者,布于四海,露之耳目,必须宣扬威略以示天下。臣小才,岂足大用?”高祖曰:“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之。”及就,尤类帝文。有人见者,成谓御笔。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遗敕数纸。咸阳王禧疑勰为变,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勰恨之,对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禧曰:“汝恨吾后至耳!”自高祖

10、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帝患久多忿,因之以迁怒。勰每被诮詈,言至厉切;威责近侍,动将诛斩,勰承颜悉心,多所匡济。东宫官属,多疑勰有异志,窃怀防惧。而勰推诚尽礼,卒无纤介。世宗后频幸勰第。及京兆、广平暴虐不法,诏宿卫队主率羽林虎贲,幽守诸王于其第。勰上表切谏,世宗不纳。勰既无山水之适,又绝知己之游,唯对妻子,郁郁不乐。议定律令,勰与高阳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学者五日一集,参论轨制应否之宜。而勰夙侍高祖,兼聪达博闻,凡所裁决,时彦归仰。加以美容貌,善风仪,端严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观者忘疲。勰敦尚文史,物务之暇,披览不辍。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三十卷

11、,名曰要略。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闲居宴处,亦无慢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谒。(选自魏书元勰传,有删节)【注】毁瘠: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露布:奏捷的文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祖大奇之 奇:对感到惊奇B故知有夷险 夷险:危险C世宗后频幸勰第 幸:宠幸D勰敦尚文史 敦尚:推崇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吾亦分其一尔 其可怪也欤B久之乃入 填然鼓之C而勰推诚尽礼 倚歌而和之D幽守诸王于其第 君幸于赵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元勰幼年丧母,长大之后想要为母亲追加服丧

12、之礼,文明太后没有应允,元勰仍居丧三年,因哀伤过度而极其瘦弱,拒不参加吉祥喜庆之事。B元勰跟随魏高祖出征沔北时,曾有两只鸟从南方飞来,飞向幕府的那只被人捕获,元勰告诉高祖这是吉兆,他并不知高祖也得到了另一只鸟。C魏高祖病逝之后,咸阳王禧怀疑元勰可能政变,不敢前来料理丧事,而太子的属下更有很多人怀疑元勰有篡位夺权的心思,暗自心怀戒备和畏惧。D魏世宗即位之后,借着京兆、广平残害百姓之事囚禁了众王,元勰呈上奏章,恳切进谏,但是没有被采纳,因而撰写要略抒发内心愤懑之情。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3分)(2)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

13、之。(3分)(3)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战城南 战城南【唐】杨 炯 【元】宗 泐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进兵龙城南,转战天山道。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烽烟转平漠,杀气霾荒徼。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将军重爵位,天子尚征讨。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不辞斗死多,但恨生男少。【注】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其五律工整雄健。徼(jio):边界。宗泐(l):元代僧人。8这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9第一首诗尾联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4、。(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满地黄花堆积, , ? , !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李清照声声慢)乙: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来老莫还乡, 。 (韦庄菩萨蛮(其二)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钟表馆周晓枫身处天子脚下的北京人总是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懒散而处变不惊。四十多年生活在这里,我把整个北京都当作一座旧宫殿建筑它,出自时间的手笔。我像廊柱的蠹虫,默默啃食并消化其中微小的残渣。尽管,我猜测天堂有着紫禁城那样的金色屋顶,但居京三十多年,使我习惯了故宫的华丽。从摇晃、拥塞的103路公共汽车里,我看见角楼,并对它遗世独立的美无动于衷。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