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121013571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

2、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来源:学+科+网Z+X+X+K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来源:学#科#网【解析】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推崇黄老学说,A错。未能充

3、分发挥文书功能、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材料中未体现,C、D错。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学科.网.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汉字的演变和中国书画的发展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

4、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中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镇和手工业发达,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D选项。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商业的发展及特点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

5、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诗界革命来源:学_科_网Z_X_X_K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辛亥革命.清末新政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图4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6、要抓住关键词“1932年”“抗敌”等,联系九一八事变可知,局部抗战开始。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材料体现不出来;19世纪末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所以排除A、B、C。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抗日战争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答案】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

7、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崇拜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排除A、B。注重物质生活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3319世纪60年代,

8、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来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美国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A正确。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不符合史实,C错;铁路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材料并没有涉及。排除B、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

9、革命学科网ZXXK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图5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答案】D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的辉煌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答案】A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法国的政治制度4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

10、5分)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

11、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学科网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来源:学&科&网(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答案】(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8分) 不同:英国的救济

12、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分)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制度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图9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

13、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甲午中日战争通商口岸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

14、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来源:Zxxk.Com(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改革。学&科网46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