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面积的变化苏教版 (6)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21011231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面积的变化苏教版 (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面积的变化苏教版 (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面积的变化苏教版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面积的变化苏教版 (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前思:本节课首先让学生结合长方形认识到长和宽按比例放大后,面积也发生了变化。接着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探索面积变化规律。当学生对变化的规律形成初步感知后,引导学生把探究的对象扩展到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测量、计算、探索,验证此前初步感知的规律,由此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最后组织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整节课的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发现并掌握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2、。 通过计算、实践等,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后边长与面积的变化关系。 3情感态度。 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 探究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教学方法与手段:呈现丰富研究素材,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通过测量、计算、填表、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旧知铺垫、忆旧引新 1.口答:把简单的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 )变了,( )不变。2.填空:(1)把图

3、形按3:1的比放大后,每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 )倍,把图形按1:4的比缩小后,每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这个比例尺是把实际图形( )了(填“放大”或“缩小”),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 距离的( )。谈话:是啊,比例尺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魔尺,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图形放大或缩小前后之间的关系。其实关于图形放大或缩小前后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规律,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设计意图:忆旧引新,准确把握新知的生长点,明确学习的方向。二、 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规律(一)出示探究活动一,提出要求:1.画一画,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长方形,再画出一个按3:1

4、放大后的长方形。2.填一填,写出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宽的比。3.想一想,你还能想到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哪些量的比。4.比一比,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放大前放大后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长(cm)宽(cm)(二)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三)学生汇报、展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发现:长、宽、周长的比都是3:1,面积比是9:1.谈话: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比,对应边长度的比是3:1,而面积的比不一样,变成了9:1,面积比发生改变,那里面是不是有规律呢?这节课就来研究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思考:面积比和长度比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四)小结:把长方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后,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设计意图

5、:让学生在测量、计算、画图、列表的猜想和验证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与合作者,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三、小组合作,再次探索规律谈话:刚才大家是从长方形这一种平面图形得到这样一个发现。它是不是适合所有的平面图形呢?刚才得到的这个“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可以看作是一个猜想,它对不对呢,我们可以去验证。(一)出示探究活动二:1.小组分工选择书上P48的3组平面图形进行量一量、算一算,把相关数据填在表格中。2. 再在方格纸上画出一组图形进行研究,完善表格。3.组内汇报,组员评议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

6、正确。4.组内小结: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对应的长度比是( ),面积比是( )。我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二)小组合作探究(三)学生汇报、全班交流1.选择学生研究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放大后与放大前比之间的关系。2.师生共同小结: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长度比就是n:1,面积比是n:13.追问成因,深化认识:引导:按比例放大后,为什么图形的面积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4.思考:把一个平面图形按1:n的比缩小,长度比是( ),面积

7、比是( )5.追问: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m的比放大或缩小, 长度比是( ),面积比是( )(四)小结:我们不仅研究了图形的放大,还研究了图形的缩小,都验证了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那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了,这个结论就是把一个平面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把研究的对象扩展到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测量、计算、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谈话:刚才是大家亲自动手动脑去猜想、验证得出了这个结论。,那你能应用这个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吗?1.想想填填 (1)一个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

8、前长的比是4:1,面积比是( )。(2)一个平行四边形各边按1:10的比缩小,缩小后与缩小前的面积比是()。(3)一个圆放大后与放大前直径的比是5:2,面积比是( )。(4)一个平面图形缩小后与缩小前周长的比是3:5,面积比是( )。2.出示小操场平面图。谈话:前段时间,我们学校刚修建了小操场,在这张平面图上它是按什么比例尺画出来的?这1:100表示什么?明确:比例尺是长度比,而不是面积比。练习:1.小操场设计图纸上的比例尺是1:100 ,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 )2.量得图上长35厘米,宽 18厘米,这个小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现了两

9、种方法:一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实际的宽,再求出实际的面积。二,先求出图上面积,再根据面积变化规律求出实际的占地面积。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再次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拓展延伸1.欣赏楼盘、学校等建筑物的沙盘模型。2.思考: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后,体积比和长度比会有什么关系?板书: 面 积 的 变 化 把一个平面图形放大或缩小后, 面积比 是 长度比 的平方 9:1 3:1 猜想 放大 n:1 n:1 验证缩小 1:n 1:n 结论 a:b a:

10、b 活动一1. 画一画,任意画一个长方形,再画出一个按3:1放大后的长方形。2. 量一量,写出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宽的比。3. 想一想,你还能想到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哪些量的比。4. 比一比,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放大后放大前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长方形长(cm)宽(cm)1cm1cm活动二1.量一量,算一算。 2.想一想,画一画。 3.比一比,说一说。 放大后放大前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正方形边长/cm面积/cm三角形底/cm高/cm面积/cm圆半径/cm面积/cm1cm我发现: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对应的长度比就是( ),面积比是( )。我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 1cm练习一、想想填填1.一个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是4:1,面积比是( ):( )2.一个平行四边形各边按1:10的比缩小,缩小后与缩小前的面积比是( ):( )3.一个圆放大后与放大前直径的比是5:2,面积比是( ):( )4.一个平面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周长的比是3:5,面积比是( ):( )二、想想算算1.小操场设计图纸上的比例尺是1:100 ,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 ):( )2.量得图上长35厘米,宽 18厘米,这个小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