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100708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专题5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会仙湿地是目前广西湖泊类型湿地中最大的一片湿地,也是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具研究价值的典型喀斯特岩溶湿地,但是,随着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加上周边村民不断围垦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湿地退化严重,引起环保专家对会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会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D.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2、解析: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调节功能的价值,题干所述的现象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群落中物种数量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会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丰富度下降。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组分、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答案:B2.下列措施中,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是()。A.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B.治坡、治沟、修梯田,发展林业C.矿山废弃地的恢复D.利用造纸废弃的糖蜜制酒精解析: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3、强调,在治理恢复小流域生态的基础上,可持续利用小流域自然资源,将治坡、治沟、修梯田与发展草业、牧业、林业结合起来。答案:B3.浙江慈溪采用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污水中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下列关于人工浮床净化水体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植物吸收水中的N、P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A.B.C.D.解析: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水中的N、P等元素含量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获得丰富营养而大量繁殖的状态。河、湖、池塘富营养化污染时,藻

4、类大量繁殖,水变混浊,并呈现绿、黄等颜色,称为“水华”。利用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等植物可大量吸收水中的N、P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同时,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答案:C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解析:建设生态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运用不同的原理,不可以照搬一个模式。答案:B5.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就会破坏生态工程的()。A.

5、整体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工程学原理解析: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容量,一旦超过环境容纳量,就会引起系统失衡和破坏,而损害了协调和平衡的杠杆。答案:C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B.C.D.解析:要防止片面追求当前和局部的利益,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利益,而就属于获得当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实例。答案:A7.某硫

6、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将食用作物改种为()。饲料作物观赏作物能源植物纤维植物A.B.C.D.解析:由于重金属污染后可通过食物链传递,从而危害当地人类健康,因此将食用作物改种为非食用的观赏作物、能源植物、纤维植物等。答案:C8.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一个综

7、合性的工程,需要多种措施相结合,如控制污染、引进动植物物种、建立缓冲带等。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不是简单地依靠生物工程手段(如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的。答案:C9.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圈2号”实验给人的启示的是()。A.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B.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按自然规律办事C.人类可以建立第二个“生物圈”,无须担心地球环境恶化D.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支持与服务可谓无价之宝解析:“生物圈2号”实验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与服务是无价之宝,但目前人类仍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答案:C10.

8、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答案:B1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A.B.C.D.解析: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答案:D12.窦店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生态工

9、程的样板在全国推广,这是由于该生态工程()。A.以实施沼气工程为中心B.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C.创造了较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D.最早推出“无公害蔬菜”解析:窦店村的生态工程建设,既有专家指导,又有传统农业的影响和农民的创新,它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是空中楼阁。实施沼气工程是整个生态工程的中心工程,使多个生产和生活环节产生的废物被充分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效益好又无污染。因此,实施沼气工程是手段,实现物质多级循环利用是目的,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必然结果。答案:B1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

10、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答案:A14.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B.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C.以石油、煤等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D.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解析:无废弃物农业属于传统农业模式,它的优点是追求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难以适应人口的快速增长。石油农业是人类进入工业

11、化时代的农业生产模式,化肥、农药和机械的大量使用对环境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其结果是生产效率提高了,但人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和资源代价,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了子孙后代的需求。答案:B15.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

12、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C16.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答案:C17.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

13、)。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要理解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C18.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协调和平衡原理解析:我国桑基鱼塘模式,遵循的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利用此原理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功能改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答案:A19.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

14、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B.C.D.解析:要理解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答案:B20.下列哪种措施不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秸秆还田B.大量施用有机肥C.作物秸秆等残留物作燃料D.采集河泥作肥料解析:在稳定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中,是不会有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的。

15、因为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上一个环节产生的废料,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程遵循了这一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使用河泥或其他有机肥,就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废弃物,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秸秆燃烧浪费掉大量的能被作物利用的成分,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浪费和环境污染。答案:C21.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能量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