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1006953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第214套).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3新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u)百舸(g)慰藉(ji)强人所难(qing) B谤讥(bng)寥廓(lio)胆怯(qi)浪遏飞舟() C忸怩(n)丰腴(y)戛然而止(g)有恃无恐(sh) D青荇(xng)谥号(y)挟持(xi)怒发冲冠(gun)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2、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高的诗歌作品的。 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4.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5.下

3、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当年,梁启超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就直言他俩是“品格有问题的人”,并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道德上再出问题。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5分,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

4、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7.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5、 敢以烦执事 又欲肆其西封 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8.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9.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能言善辩,智

6、能过人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 B. C. D. 10.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 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三诗歌鉴赏(10分)寒食 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寒食,节名,在

7、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11此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这句与其他各句的关系是什么?(5分)_12你认为此诗哪个词用得最好?找出来,作一点分析。(5分)_四 . 默写(10分,每空1分)13.恰同学少年, ; , 。14.寻梦?撑一只长篙, ; ; 。15.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16.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中国现代诗 中国的现代诗,如果从被称为“象征派”首创的李金发算起,以他发表于1925年2月6日出版的雨丝杂志第14期上的疯妇和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编入 “新潮丛书”出

8、版的诗集微雨为标志,迄今已近80年了。 在20世纪充满坎坷与辛酸的历史夹缝中曲折沉浮的中国现代诗人,不能不面对中国苦难而又多变的现实来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诗的这种 “中国” 方式的改造。 首先,中国现代诗人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不足的背景下的现代诗创作,大抵是以在中国多难的战争与离乱历史缝隙中所产生的生存荒谬感、孤寂感和失落感,来代替西方现代诗人在机械文明对人的心灵侵扰、挤逼、异化中所产生的荒谬感、孤寂感和失落感。 其次,在对现代诗的哲学、心理学、美学基础和艺术技巧的某些可操作的层面上,中国的现代诗人不仅引介自西方的哲人和诗人,往往还从博大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经典

9、中找到了可以与之相沟通、融洽、替代的对象,从而从精神内涵到外在形式上,赋予了现代主义的 “中国” 方式。洛夫诗歌就是一个典范的例子。洛夫把西方奠立在尼采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等基础上的现代主义审美方式与东方建立在庄子哲学与禅悟精神基础上的艺术思维方式沟通起来。洛夫自觉地从庄、禅哲学拓展了它的现代视野,也为中国的现代诗创作寻找到它的民族本源。 这种把现代诗的创作引入中国人文传统精神的努力,还表现在相当多的现代诗人都积极地从中国古代的历史与文学中开拓重新诠释与蕴藉现代空间中。他们或者翻用前人的辞章、典故、境界,以创造新的意境,或者重构历史故事和人物,给以现代诠释和观照,或者溯游在古代人文环境的历史胜

10、迹中,以抒写现代的感怀。这一趋向,从 “五四” 新诗草创初期即已开始。在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中,有一个时期,这种被余光中称为“新古典主义” 而在 “命名”上为洛夫坚决反对的艺术趋向,曾经成为许多诗人共同的实验,并以此来扭正屡受 “西化” 的现代诗与中国人文传统的联系。80年代以后的大陆现代诗,在“朦胧诗”的初潮过后,也出现了一股加溯传统的努力,以和当时文坛上的 “寻根” 热潮相呼应。不管如何为中国现代诗发展上这一趋向 “命名”,它都表现了现代诗人重新诠释历史与经典的现代意识的另一侧面,和现代诗人从接受西方的引介到寻回自己人文传统的努力,同时也为现代诗呈现了它在中国的一种存在方式。这是一段漫长而曲折

11、的历程。从70多年前引自西方的最初一声吟唱,到70年代后以 “中国” 方式广泛存在于至今还残留裂痕的国土,中国现代诗的起起落落,无不与我们的生命、土地和时间息息相关。 (摘自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17.中西方现代诗分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5分)_18.为什么说“中国现代诗的起起落落,无不与我们的生命、土地和时间息息相关”?(5分)_19.下列对文段分析不合理的两项是( )(5分)A从全文看,“中国现代诗”与“中国现代诗歌”不是同一概念,它们之间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B中国的现代诗应从“象征派”代表李金发创作的疯妇算起,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C中国现代诗人无论是重构历史故事和人物,

12、还是借用前人的辞章、典故、境界,在内容上大都赋予它现代的感情与关照,在形式上予以翻用和创新。D台湾诗人余光中与大陆诗人洛夫,对现代诗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向、命名有不同见解。E中国现代诗人洛夫自觉地从庄、禅哲学拓宽了现代诗的视野,为中国现代诗创作找到了它的民族本源。六. 表达交流20. 根据下列情境,以“母爱”为开头,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40个字)(5分) 村野是我生命的摇篮,母爱是_ _21.作文(50分) 那些_的记忆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园丁中学2013年10月月考试题答案 语文试题(120分) 一、1B (A“溯”读s;C“怩”读n,“戛”读ji;D“荇”读xng,“谥”读sh。)三11 第三句。一、二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引出第三句;第四句融情于景,将感情物化。(5分)12 此题可多选:“空”“冷”“独”“青青”均可作选项,关键要写出它们与作者心情的关系。(5分)四默写. (10分,每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