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1006880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第19讲 Word含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对策;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差异;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历史上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人口增长速度有快有慢,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概念: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根本因

2、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历史时期:A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4)人口自然增长影响的因素。生物学规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等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人口增长模式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1)构成指标:A出生率、B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成因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原始模式传统模式过渡模式现代模式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3、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因分析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形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粮食增产等现代科学知识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生活和文化水平提升,生育观念和行为变化(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主要发达国家:“低低低”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高低高”模式。全世界: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过渡。我国的人口增长从“高低高”模式转变到20世纪末以来的“低低低”模式。【深度思考1】“三低型”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一定比“高低高”型的国家低吗?提示不是。许多“高低高”型国家如印度,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

4、很低的水平。而“三低”型的发达国家,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人口死亡率往往比一些“高低高”型的发展中国家高。二、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爆炸”读“人口爆炸”和世界“10亿人口年表”图,回答问题。(1)“人口爆炸”: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2)人口指数增长:开始时数量比较少,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2.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地增加。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2)主要表现土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下降,农业土地资源面积缩小。矿产资源: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短缺

5、问题日益严重。森林资源:大面积毁坏。3.基本概念(1)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4.人口容量的特点(1)临界性: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是否协调,取决于该地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否相当。(2)相对性: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其人口容量也不相同。(3)警戒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

6、低于人口容量。【深度思考2】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或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及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提示环境人口容量总体水平都较低。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热量”。考点一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1. 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别称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状况速度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数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加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

7、或负增长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学法指导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3)自然增长率2.5%)高(2.5%)低(2.5%)低(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考法一人口增长与人口转变模式分析1.(2017海南地理,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1)该国

8、可能是()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

9、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答案(1)C(2)B2.(2014课标,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 B. C. D.(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解析第(1)题,从图中1970年以前,虽然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下降很快,但移民人数减少缓慢,说明总人口数仍是增加的,1970年以后移民人口迅速增多,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也上升很快,所以判断总人口数也是持续上升。只有正确。第(2)题,19501970年,移民人口减少不是很大,但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说明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