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岑参》课件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096846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逢入京使.岑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逢入京使.岑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逢入京使.岑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逢入京使.岑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逢入京使.岑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逢入京使.岑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逢入京使.岑参》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逢入京使 岑参 作者作品简介 岑参 c nsh n 唐代诗人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是荆州江陵 今湖北江陵 人 岑参赴安息 充任节度高仙芝的幕府书记 而这首诗便是在西行途中所作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 曾祖父 伯祖父 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也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 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 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 献书求仕 以后曾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 授兵曹参军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气势雄伟 想象丰富 色彩瑰丽 热情奔放 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这首诗叙事了诗人在赴边途中的一个生活场景 旅途劳顿 边地荒远 正好碰到一个返回京都的使者 立马而谈 互叙寒暖 诗人于是请他捎个平安的口信回长安 全诗抒发了

2、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 注释与译文 逢入京使 故园 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 泪未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 君传语 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 回京的使者 故园 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 形容路途遥远 龙钟 涕泪淋漓的样子 凭 托 传语 捎口信 译文 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 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 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 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咬文嚼字 故园东望路漫漫 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 指自己的家园 东望 点明家园的位置 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 三字 说明离家之远 诗人辞家远征 回首望故乡 自觉长路漫漫 平沙莽莽 离家已越来越远 漫

3、漫 二字 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双袖龙钟泪不干 龙钟 形容流泪的样子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写思乡的情状 思乡之泪 龙钟交横 涕泗滂沱 这当然有点夸张 仍不失为真实 甚至可以说是更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真情实感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 字点出了题目 在赴安西的途中 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 彼此都鞍马倥偬 交臂而过 一个继续西行 一个东归长安 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 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 可偏偏又没有纸笔 只有托故人带个口信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最后一句诗 处理得很简单 收束得干净利落 但简洁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 寄至味于淡薄 含意隽永 1 诗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是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

4、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 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 写得十分传神 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 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2 诗中表现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东望路漫漫 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 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 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 思念之情不免涌上心头 双袖龙钟泪不干 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 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 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 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 报平安 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3 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

5、报平安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 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 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 互叙寒温 知道对方要返京 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4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与思念亲人之情 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自然 合情合理 又别出心裁 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 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 马上相逢 的情节 很能表现军旅生活的特色 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 因无纸笔而用口传家书 既合情合理 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诗的特色 这首诗语言自然质朴 不假雕琢 仿佛信手拈来 随口而出 既有生活味 又有人情味 清新隽永 耐人寻味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