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096733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七上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复习 复习目标 1 掌握文学常识 2 熟练 准确地默写诗歌 3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及情感 4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题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 闻 听到 听说 2 左迁 古人尊右卑左 即贬谪 3 龙标 今黔阳 整体翻译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一 文学常识 本诗作者 字 号 唐朝诗人 有 之称 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 豪放飘逸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二 默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 赏析 1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 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 既点明了作

2、诗时间 又采用手法 抒发了 寓情于景离别的忧伤 2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3 诗中 和 很好地说明了作者为王昌龄 愁 的原因 过五溪到夜郎西 三 赏析 4 请对 我寄愁心与明月 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拟人 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 关心之情 三 赏析 探究2 3 作者为何 寄愁心与明月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 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 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 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 有恳切的思念 也有热诚的关怀 四 练习 1 2009年重庆

3、李白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用拟人手法 寄情于物 表达了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君 直到夜郎西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四 练习 2 2009河南省古诗中 诗人常借物传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借 归雁 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借 明月 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 练习 3 2005年广西玉林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歌首句写景 次句叙事 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 使人赏心悦目 C 过五溪 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 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 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 诗歌想像奇特 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BC 重点练习 1 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2 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3 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 托月送情 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苏轼 水调歌头 中的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4 与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中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