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12096143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多样人性 目标导学1 朱元璋是如何从农民 僧侣演变为皇帝的 2 朱元璋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3 如何评价朱元璋 4 确立历史人物研究的具体范式 参考文献 1 明史 卷1 3 太祖纪 2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 卷1 太祖起兵 卷14 开国规模 3 刘辰 国初事迹 4 钱谦益 开国群雄事略 5 吴晗 朱元璋传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 黄冕堂 刘锋 朱元璋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7 罗冬阳 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一 朱元璋反元 革命 的胜利1 君权神授 笼罩下的生世朱元璋 元文宗天历元年 1328 生于安徽濠州钟离 今凤阳 排行第四 据 御制皇陵碑

2、 昔我父皇 寓居是方 农业艰辛 朝夕彷徨 第一 神奇的出生 第二 神奇的相貌 第三 神奇的经历 明史 卷1 太祖纪 记载 朱元璋出生时充满神秘性 母陈氏 方娠 梦神授药一丸 置掌中有光 吞之寤 口余香气 及产 红光满室 自是 夜数有光起 邻里望见 惊以为火 辄奔救 至则无有 天与 朱元璋长相奇特 比长 姿貌雄杰 奇骨贯顶 志意廓然 人莫能测 明史 卷1 太祖纪一 朱元璋画像之一 朱元璋画像之二 朱元璋入皇觉寺为僧 被方丈驱逐游食四方 道病 二紫衣人与俱 护视甚至 病已 失所在 明史 卷 太祖纪一 元顺帝至正四年 1344 旱蝗 大饥疫 17岁朱元璋入皇觉寺 后游历安徽 河南等地 随着元末社会矛

3、盾的加剧 农民起义在各地爆发 至正十二年 1352 25岁朱元璋投奔在濠州起义的郭子兴 1355年 郭子兴病死 朱元璋渐代领其军 成为反元 革命 潮流中一支重要力量 2 反元 革命 的胜利1356年攻占集庆改为应天 被推举为吴国公1359年方国珍归附1363年击败陈友谅1364年称吴王1366年杀害韩林儿1367年消灭张士诚 随后进军北上 南下 西进1368年建都南京 国号大明 改元洪武 朱元璋从一个 淮右布衣 成为建立明王朝的开国帝王 其原因是 第一 名字演变的解读 朱重八 朱兴宗 朱元龙 朱元璋第二 朱元璋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表达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意愿 元政渎扰 干戈蜂起 我来为民除乱耳 其

4、各安堵如故 贤士吾礼用之 旧政不便者除之 吏毋贪暴殃吾民 明史 卷1 太祖纪 从 世俗 之名 到功利化追求 再到政治化的象征 表明朱元璋十分注重姓名的政治意涵 以此获得 人归 的政治效益 第三 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朱元璋采用了朱升等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的建议 在刘福通 遣将分道四出 破山东 寇秦 晋 掠幽 蓟 中原大乱 太祖故得次第略定江表 明史 卷1 太祖纪一 马皇后 尝语太祖 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 太祖善之 明史 卷113 高皇后传 朱元璋军纪严明 所过不杀 收召才嶲 由是人心日附 明史 卷1 太祖纪一 韬光养晦 暗渡陈仓 收买人心 第四 有知人之明 朱元璋说 今有事四方 所需者人材 所

5、用者粟帛 宝玩非所好也 他能够把天下贤才吸引到他的身边为他所用 第五 朱元璋本身也有卓越的才能 其 雄才大略 料敌制胜 率类此 故能戡定祸乱 以有天下 明史 卷3 太祖纪三 1367年北伐中原 朱元璋制定 先取山东 次 拔潼关 再 克大都 最后 云中 九原 关陇可席卷也 的策略 明史 卷1 太祖纪一 明史 对朱元璋的 革命 胜利有所评价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 抱济世安民之志 乘时应运 豪杰景从 戡乱摧强 十五载而成帝业 崛起布衣 奄奠海宇 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明史 卷3 太祖纪三 赞 朱元璋具有 豪杰之性 二 洪武祖制 朱元璋建立明朝 开创新制 成为历代奉行不易的 祖制 1 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6、度 明太祖逐步限制中书省的职权洪武十年五月 韩国公李善长 曹国公李文忠总中书省 大都督府 御史台 议军国重事 六月丁巳 作诏臣民言事者 实封达御前 六月丙寅 命政事启皇太子裁决奏闻 七月 置通政司 2 剥夺和废除中书省的职权十一年三月 命奏事毋 关白 中书省 十三年正月戊戌 左丞相胡惟庸 御史大夫陈宁 中丞涂节等谋反伏诛 癸卯 罢中书省 废丞相等官 更定六部官秩 改大都督府为中 左 右 前 后五军都督府 五月罢御史台 明史 卷2 朱元璋说 我朝罢丞相 设五府 六部 都察院 通政司 大理寺等衙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抗 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卷239 其目的就是集权于君主

7、一身 可确保明朝的长治久安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 朱元璋要求说 朕罢丞相 设府 部 都察院分理庶政 事权归于朝廷 嗣君不许复立丞相 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勒诸典章 永为遵守 明史 卷3 2 法律洪武三十年 大明律 诰 修订完成 朱元璋告谕群臣 命刑官取 大诰 条目 撮其要略 附载于律 编次成书 刊布中外 令天下知所遵守 令子孙守之 群臣有稍议更改 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 明史 卷93 刑法志一 3 对女主 宦官专权的防范洪武元年 命儒臣修女诫 对翰林学士朱升说 后妃虽母仪天下 然不可俾预政事 卿等其纂 女诫 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 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明史 卷113 后妃列传序 对宦官控制极严 具体说 有以

8、下措施 1 设置宦官不及百人 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 稍称备员 2 不得兼外臣文武衔 不得穿戴外臣冠服 官无过四品 3 镌铁牌置宫门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预者斩 敕令诸司不得与其有文移往来 4 太祖制 内臣不许读书识字 明史 卷304 宦官列传 4 经济洪武三年十月 诏户部置户籍 户帖 岁计登耗以闻 著为令 明史 卷2 综上 朱元璋制定各方面的制度 将其意志上升为神圣不可更改的国家法律 颁行于中外 要求继承者必须严格遵行 后世有言更祖制者 以奸臣论 明史 卷3 朱元璋有 圣贤之性 垂教作程 圣哲之能事 帝王之达典 旧唐书 经籍志 三 乱世用重典 1 规训与惩罚朱元璋对府州县官训谕道 天下新定 百姓

9、财力俱困 如鸟初飞 木初植 勿拔其羽 勿撼其根 然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 贪者必朘人以肥己 尔等戒之 明史 卷281 循吏列传序 洪武十八年又说 诸司敢不急公而务私者 必穷搜其原而罪之 明史 卷94 刑法志二 重典 实践 1 两浙江东细民伪造宝钞案 捕获到官 自京至于句容 其途九十里 所枭之尸至望 朱元璋感到 其刑甚矣 大诰 伪钞第四十八 2 洪武四年十一月 明太祖命官吏犯赃者罪勿贷 以及 凡三 诰 所列凌迟 枭示 种诛者 无虑千百 弃市以下万数 3 当时著名的四大案件 胡党 谋反案 蓝党 谋反案 空印案 郭桓案 2 洪武君臣对 重典 的博弈朱元璋治国用 重典 造成一定弊端 治狱之吏 务从深刻 以

10、趋求上意 深刻者多获功 平允者多得罪 或至以赃罪多寡为殿最 叶居升 万言书 载 皇明文衡 卷六 对于 空印案 御史郑士元有所批评 史料链接 自立国至今 未尝有空印之律 有司相承 不知其罪 今一旦诛之 何以使受诛者无词 通达廉明之士 非如草菅然 可刈而复生也 陛下奈何以不足罪之罪 而坏足用之材乎 臣窃为陛下惜之 明史 卷139 郑士元传 御史周敬心认为朱元璋的 重典 不分善恶 打击面过宽 史料链接朱元璋对皇太孙辩解说 吾治乱世 刑不得不重 汝治平世 刑自当轻 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卷93 刑法志一 朱元璋对重刑也有一些理性认识 仁义者 养民之膏粱也 刑罚者 惩恶之药石也 舍仁义而专用刑罚 是

11、以药石养人 岂得谓善治乎 明史 卷94 刑法志二 洪武四年录天下官吏 十三年连坐胡党 十九年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 二十三年罪妄言者 大戮官民 不分臧否 其中岂无忠臣烈士善人君子 于兹见陛下之薄德而任刑矣 明史 卷139 周敬心传 对于朱元璋的 乱世用重典 也要看到它的积极意义 一时守令畏法 洁己爱民 以当上指 吏治焕然丕变矣 明史 卷281 循吏列传序 四 金盃同汝饮 白刃不相饶 1 封赏功臣洪武三年十一月 大封功臣 进封李善长 徐达 李文忠 冯胜 邓愈 常茂六人为公 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并颁赐犯罪免死铁券 对于文臣则授予高官厚禄 如胡惟庸任中书左丞 汪广洋中书右丞 刘基御史中丞 2 胡蓝之狱

12、明史 卷308 胡惟庸传 载 帝以惟庸为才 宠任之 惟庸亦自励 尝以曲谨当上意 宠遇日盛 独相数岁 生杀黜陟 或不奏径行 内外诸司上封事 必先取阅 害己者 辄匿不必闻 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 争走其门 馈遗金帛 名马 玩好 不可胜数 学士吴伯宗上书 因言惟庸专恣不法 不宜独任 久之必为国患 明史 卷137 吴伯宗列传 御史韩宜可 弹劾丞相胡惟庸 御史大夫陈宁 中丞涂节 三人险恶似忠 奸佞似直 恃功怙宠 内怀反侧 擢置台端 擅作威福 乞斩其首以谢天下 明史 卷139 韩宜可传 从洪武十三年正月起 经十九年 林贤通倭 至二十三年 封绩通虏 案 胡惟庸谋反之事相继被揭发 牵连打击的人员无限扩大

13、 帝发怒 肃清逆党 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 乃为 昭示奸党录 布告天下 株连蔓引 迄数年未靖云 明史 卷308 胡惟庸传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蓝玉被告谋反 蓝玉被族诛 侯伯 尚书侍郎以下处死无数 达一万五千人 一公 十三侯 二伯 列名 逆臣录 胡惟庸 蓝玉两狱 株连死者四万五千人 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明史 卷132 蓝玉传 朱元璋前期善待功臣 后期屠戮功臣 所谓 金盃同汝饮 白刃不相饶 卷139 茹太素列传 3 对 胡蓝之狱 的认识清人赵翼分析了明太祖的心态 至明祖则起事虽早 而天下大定则年已六十余 懿文太子又柔仁 懿文死 孙更孱弱 遂不得不为身后之虑 是以两兴大狱 一网打尽 此可推见其心迹也

14、 廿二史札记 卷32 胡蓝之狱 但 明史 作者表达了与此不同的观点 论者每致慨于鸟尽弓藏 谓出于英主之猜谋 殊非通达治体之言也 亦以介胄之士桀骜难驯 乘其锋锐 皆能竖尺寸于疆场 迨身处富贵 志满气溢 近之则以骄恣启危机 远之则以怨望扞文网 人主不能废法而曲全之 亦出于不得已 而非以剪除为私计也 朱 亮祖以下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几 又违制节谨度之道 骈首就戮 亦其自取焉尔 明史 卷132 赞 然则洪武功臣之不获保全者 或亦有以自取欤 明史 卷129 赞 五 对朱元璋的 盖棺定论 朱元璋以布衣成就帝业 其得力处 总在不嗜杀人一语 其后 为后世 开太平 之业制定 祖制 为整肃吏治 以重典治下 胡蓝之狱 诛戮惨酷 又平定滇 黔 杀苗蛮六七万 因此 盖明祖一人 圣贤 豪杰 盗贼之性 实兼而有之者也 廿二史札记 卷36 明祖以不嗜杀得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