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957958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二政治必修四学案: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8第八课发展观 制作人:郭静 审核人:陈小琳 课时4 时间:1.25 领导签字:【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发展的实质、普遍性;2、发展的途径和状态能力目标:能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增强信心,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生活【学习重难点】1、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途径2、 发展的状态【预习导航】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_;人类社会是_;人的认识是_。任何事物都有其_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2、发展的实质是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物运动、变化的_是前进和上升的。3、发展的途径:前进

2、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_。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2)事物发展的_是曲折的。(3)方法论:要对未来_。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_。4、发展的状态:质变和量变(1)含义:量变是_的增减和_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_的变化。质变是事物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_的、显著的变化。(2)关系:量变是质变的_,量变达到_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_。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_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方法论:要重视_,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_,促成质变,实现事物

3、的飞跃。(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_”;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_”。【课堂合作探究】1、一切真理都会经历下面三个阶段才会被人接受。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 叔本华思考:叔本华的观点表明,新事物的发展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2、“青蛙效应”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

4、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1)“青蛙效应”主要说明了什么哲理?(2)“青蛙效应”对我们的生活、事业有哪些启示?【易错易混提示】1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2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3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4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5、新出现的事物是就是新事物。6、量变一定能引起质变。7、没有发展就没有质变。8、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达标检测提升】1.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15年安排1000万亩。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上述事实说明( )A.自然

5、界是变化发展的 B.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改造自然物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D.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3.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青睐。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这启示我们(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6、力 真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A. B. C. D.4.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能认识后者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改变做事的方法 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 B. C. D.5.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原理的是( )刻舟求剑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 B. C. D.6.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我国富有生机

7、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整个世界是不断发展的7.下列诗句中与“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A. B. C. D.8.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运动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D.运动变化

8、是旧事物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和上升的变化9.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发展是一种前进和上升性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10.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运营,到京沪高铁的开通中国迅速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 )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自然界是发展的 任何运动变化都会成为发展A

9、. B. C. D.11.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擁水。濂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 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12.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中国古代伟大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是因为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从古代墨子的发现到“墨子号”卫星的发射,可以看出(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 人的

10、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可由浅入深发展 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一种发展A. B. C. D.13.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原理的是( )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 B. C. D.14.“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发展是一种前进和上升性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15.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

11、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 )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B.坚持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C.坚持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16.英国媒体报道,据说有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人类可能远离死亡,获得永生。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可以判断,该“预测”A.可信,因为科学的发展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 B.可信,因为人们的展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C.可信,因为科学家能够把

12、握联系、对人类未来作出科学预测D.不可信,因为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一个产展、灭亡的过程17.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作画平生万万千,抽筋折骨亦堪怜。在艰难之时,我追逐着希望和光明”。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D.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又要勇于克服困难18.2016年10月15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近几年来,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遇到种种困难和波折,但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总体上还是继续向上发展的。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事物是普

13、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矛盾具有普遍性 D.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19.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四化”体现党政治理念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同时发展“新四化”任重而道远。这说明(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A. B. C. D.20.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作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